【音樂】 搊琵琶彈法二卷之一西板之部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文本內抄錄了南北派西板共二十一首,內含文板曲、武板曲、隨手八板、雜板曲。
此文本是作者將琵琶傳譜中慣彈之曲目抄錄於此,做為收藏與演奏之用,其曲源不出南派陳牧夫,北派王君錫之傳譜。原譜西板曲有六十一首,此處僅抄錄二十一首,從曲目來看,應是當時流行之曲目。
目次:<昭君怨>、<翠雲濤>、<班鳩過河>、<花雨繽紛>、<泣顏回>、<挽不斷>、<金鱉哭龍>、<素串>、<百鳥朝王>、<葡萄輪>、<傍粧台>、<雁陣驚寒>、<思春>、<艷陽天>、<步步高>、<革蹬點>、<蝶戀花>、<平沙落雁>、<雨打芭蕉>、<猿啼鶴唳>、<鳳啣珠>。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搊琵琶彈法二卷之一西板之部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文本內抄錄了南北派西板共二十一首,內含文板曲、武板曲、隨手八板、雜板曲。
此文本是作者將琵琶傳譜中慣彈之曲目抄錄於此,做為收藏與演奏之用,其曲源不出南派陳牧夫,北派王君錫之傳譜。原譜西板曲有六十一首,此處僅抄錄二十一首,從曲目來看,應是當時流行之曲目。
目次:<昭君怨>、<翠雲濤>、<班鳩過河>、<花雨繽紛>、<泣顏回>、<挽不斷>、<金鱉哭龍>、<素串>、<百鳥朝王>、<葡萄輪>、<傍粧台>、<雁陣驚寒>、<思春>、<艷陽天>、<步步高>、<革蹬點>、<蝶戀花>、<平沙落雁>、<雨打芭蕉>、<猿啼鶴唳>、<鳳啣珠>。

物件類別
音樂
其他內容描述
評析: 

文本何以取名《搊琵琶彈法》,實為有別於執撥而彈的横抱琵琶,所錄之樂曲亦多為民間樂曲,顯見琵琶學習於盛唐之後,於清代又是一極盛時期,從《高和江東》琵琶譜(明嘉靖七年1528年)之後,清代即有《一素子寫本琵琶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等十數種琵琶抄本,抄本雖多,然傳至民國,應有其較廣為習琴者喜愛之因,從此抄本可見端倪。

主題關鍵字: 

琵琶

相關計畫: 

善本曲譜數位檔案詮釋資料建置計畫

貢獻者

貢獻者
相關貢獻者: 
杜潔明[詮釋]

識別碼

識別碼
M0906507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