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施德玉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民族音樂學者|
施德玉,臺灣重要的戲曲音樂研究學者、國樂教育者、臺灣音樂研究保存推廣者。 1959 年出生於屏東,國中起學習國樂,奠定她兼具彈奏與之後學理論述之深厚基礎。藝術行政閱歷完備,兼具執行兩岸藝術文化交流的豐碩經驗,為提高臺灣大學生藝術文化涵養與交流的重要推手。

SHIH Te-Yu, born in 1959 in Pingtung, is an important scholar/researcher of Chinese opera, educato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and researcher/conserver/promoter of Taiwanese music. Shih began to learn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at junior-high school, thu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her career as both a performer and an academien. Shih has had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s in art management, specially in promoting art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making her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promoting the artist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related exchanges in Taiwan.

相關音樂地圖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施德玉
其他名稱
英文名: 

SHIH Te-Yu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民族音樂學者|
施德玉,臺灣重要的戲曲音樂研究學者、國樂教育者、臺灣音樂研究保存推廣者。 1959 年出生於屏東,國中起學習國樂,奠定她兼具彈奏與之後學理論述之深厚基礎。藝術行政閱歷完備,兼具執行兩岸藝術文化交流的豐碩經驗,為提高臺灣大學生藝術文化涵養與交流的重要推手。

SHIH Te-Yu, born in 1959 in Pingtung, is an important scholar/researcher of Chinese opera, educato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and researcher/conserver/promoter of Taiwanese music. Shih began to learn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at junior-high school, thu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her career as both a performer and an academien. Shih has had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s in art management, specially in promoting art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making her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promoting the artist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related exchanges in Taiwan.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2003年/兩岸戲曲學術會議「二十一世紀中國戲曲發展論壇」學術獎

獲獎: 

2008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優良教師獎

獲獎: 

2006、2009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學術研究獎

獲獎: 

2018年/國立成功大學教學傑出獎

生平: 

家庭藝術薰陶 奠定音樂基礎
施德玉 1959 年出生於屏東,自幼生長於藝術文化氛圍濃郁的家庭中,她的父親 藝術文學造詣極佳,鼓勵子女們從小學習音樂、美術和文學,由於受到家庭教育中藝術的薰陶,因此能有很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她從小學便開始參加合唱團,尤其是就讀國立藝專期間,參加藝林合唱團、幼獅合唱團,奠定了她歌樂方面的基 礎。1972 年在鳳山國中就學時參加國樂社,便被國樂的音色和韻味所吸引,引發了她終生學習中國音樂的志向。1975 年她順利的考上國立藝專國樂科,五年期間曾主修柳葉琴、琵琶和二胡。畢業之後插班考上臺灣唯一音樂系有國樂組的中國文化大學,主修琵琶繼續深造。大學畢業之後回母校國立藝專國樂科擔任助教,由助教而講師而副教授而教授,開啟了她國樂教育的生涯。在教學期間,為了教學上與時俱進之需求,曾先後赴美國Lindenwood University 進修音樂教育碩士學位,到香港新亞研究所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呈現她努力向學的精神。

由國樂進入戲曲音樂
她多年來主修琵琶,一直在演奏方面發揮所長,先後師承陳裕剛教授、林谷芳教授,也曾接受王世榮教授、林石城教授和劉德海教授的指導。但是當時擔任教職的她,在教學和學術的升等方面,需要國樂的相關研究和論文發表。當時她深深知道戲曲音樂是國樂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因此喜歡戲曲的她,在李殿魁教授、魏子雲教授和曾永義教授的指導之下,從事戲曲音樂研究的工作。1987 年兩岸開放探親之後,她便奔走於中國各省,一方面向北京傅雪漪先生學習;另一方面 進行各省戲曲的田野調查,先後完成了《北曲中可增減曲牌之研究》、《董西廂曲 樂之研究》、《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板腔體與曲牌體》等著作,以及和曾永義教授合著《地方戲曲概論》。她對於國樂和戲曲音樂的研究非常深入,教學受到肯定,先後獲得許多獎勵,如:1998、1999 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研究獎勵;2003 獲得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論文獎;2006、2009 獲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學術研究獎;2008 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優良教師獎;2010年獲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2015獲國立成功大學聘任特聘教授;2018年獲得國立成功大學教學傑出獎。

為臺灣音樂和戲曲保存許多珍貴的資產
施德玉多年來的研究不僅建立了戲曲音樂理論的深厚基礎,她更關注於臺灣戲曲和音樂的生態,自1996 年起先後擔任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中華民國國樂 學會副理事長、民族音樂學會理事、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積極致力於臺灣藝術 文化的保存、推廣與傳承的工作,對於臺灣地方戲曲和音樂的保存與研究有極大的貢獻。她所主持和參與執行的計畫如:1996-1998〈皮影戲復興閣許福能技藝 保存〉、1996-1997〈嘉義縣戲曲音樂資源〉、1996-1997〈閩臺戲曲關係〉、1998-1999〈新營竹馬陣〉、1999-2000〈六甲鄉車鼓陣與車鼓戲〉、2001-2002〈臺南縣車鼓 陣〉、2009-2010〈高雄地區車鼓陣〉等調查研究計畫、2016〈臺南市小戲類藝陣調查及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7〈臺南市歌舞類藝陣調查及影音數位典藏計畫〉、2018〈臺南市牽亡歌陣調查及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推動藝術進入校園、執行兩岸文化交流
施德玉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先後擔任國樂系主任、學務長、表演藝術學院院長和藝文中心主任,在任職藝文中心主任同時,擔任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 的秘書長,在黃光男理事長的支持之下,積極推動藝術進入大學校園活動。她有組織有計畫的分層分工辦理許多活動,落實提高臺灣一般大學生的藝術水準,並 且創發《大學藝文簡訊》季刊,讓非藝術相關學校的大學生,也能透過這些活動和刊物,了解國際和臺灣的藝術文化活動及內容,進而提升其藝術的鑑賞力和藝術修為。由於她有深厚的國樂和戲曲基礎,又能推動執行兩岸藝術文化交流活動,因此對於中華傳統藝術文化之傳承與推廣有相當的貢獻。她曾規劃執行許多兩岸交流的活動,如:2002〈兩岸戲曲大展〉;2003〈說唱學術研討會〉;2004〈兩岸 歌仔戲藝術節學術會議〉;2005〈傳統樂器學術研討會〉;2010〈兩岸戲曲音樂學 術研討會〉、2015〈傳統音樂與藝陣之流變國際學術會議〉等。

領域: 

音樂學家

性別: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59

地點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屏東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識別碼
M114

事件列表

事件
事件地圖 
事件列表 
  • 1959

    出生於屏東。

  • 1960

    舉家搬遷至高雄縣大寮鄉影劇七村。

  • 1975

    赴臺北縣板橋市就讀國立藝專國樂科五專,主修柳葉琴、琵琶和二胡,師承陳裕剛老師、林昱廷老師。

  • 1980

    五專畢業後插班考上臺灣唯一有國樂相關系所的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主修琵琶,師承林谷芳老師。

  • 1984

    大學畢業後返回母校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樂科擔任助教,同時向李殿魁老師、魏子雲老師學習戲曲音樂理論。

  • 1987

    在臺北與劉元立先生結婚,定居臺北。

  • 1989

    出版《北曲中可增減曲牌的研究》專書在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升等為專任講師。

  • 1989

    生子劉京州。

  • 1989

    開始赴中國大陸從傅雪漪老師學習戲曲音樂;從林石城、劉德海老師學習琵琶演奏。

  • 1989

    參加「水磨曲集」為崑劇伴奏演奏琵琶。

  • 1993

    出版《董西廂曲樂之研究》專書。

  • 1993

    在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升等為專任副教授。

  • 1994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升格為國立臺灣藝術學院,開始旁聽臺灣大學曾永義老師的戲曲理論課程。

  • 1996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學院中國音樂學系系主任,重新修訂以民間音樂為主軸的專業課程。

  • 1996

    擔任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從事民俗藝術的研究與推廣。

  • 1998

    論文獲國科會學術論文甲種獎勵獎助。

  • 1999

    論文獲國科會學術論文甲種獎勵獎助。

  • 2000

    赴美國 Lindenwood 大學攻讀音樂教育碩士學位,在美就讀期間應美「中西區華人學術聯誼會」、「阿拉斯加華聯會」和「堪薩斯臺灣辦事處」邀請, 赴多地擔任琵琶獨奏演出。

  • 2001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改制為臺灣藝術大學,同年在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升等為專任教授。

  • 2002

    第二次擔任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系主任。

  • 2003

    赴香港新亞研究所攻讀文學博士,同年參加兩岸戲曲學術會議獲「二十一世紀中國戲曲發展論壇」學術獎。

  • 2004

    出版《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專書。

  • 2004

    擔任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第五屆監事。

  • 2005

    擔任臺灣藝術大學學務長 。

  • 2005

    編著《臺南縣車鼓竹馬之研究》專書。

  • 2006

    獲臺灣藝術大學學術研究獎,同年參加國科會「地方戲曲研究」計畫擔任協同主持人。

  • 2006

    擔任臺灣音樂學會第一屆理事。

  • 2007

    擔任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兼藝文中心主任,兼任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秘書長。

  • 2007

    擔任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第九屆理事 率領國立臺藝術大學【大觀樂舞集】赴美國洛杉磯、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市巡迴展演。

  • 2008

    擔任國家文藝基金會第五屆董事。

  • 2008

    獲臺灣藝術大學良教師獎。

  • 2008

    創發《大學藝文簡訊》季刊。

  • 2008

    主辦執行「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中心協會」赴北京、上海參訪文化交流活動。

  • 2008

    率領國立臺藝術大學【大觀樂舞集】到中國大陸山東、上海和南京演出。

  • 2009

    擔任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副理事長。

  • 2009

    再次獲得臺灣藝術大學學術研究獎。

  • 2009

    主辦執行「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中心協會」赴東北參訪文化交流活動。

  • 2009

    由臺灣藝術大學退休,轉任於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 2009

    隨臺灣國樂團參加 2009 俄羅斯布里雅特國際傳統音樂節「歐亞之聲」及蒙古烏蘭巴托市文化親善表演訪問。

  • 2009

    發表論文《臺灣竹馬戲音樂之研究》,及大師班講座介紹中國傳統樂器古 箏、揚琴與三弦。

  • 2010

    出版《板腔體與曲牌體》專書。

  • 2010

    獲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 2010

    擔任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榮譽秘書長,協助執行「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中心協會」赴新疆參訪文化交流活動。

  • 2011

    與曾永義教授合著出版《地方戲曲概論》專書。

  • 2011

    協助執行「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中心協會」赴蘇州、杭州參訪文化交流活動。

  • 2012

    出版《鄉土戲樂全才–林竹岸》專書。

  • 2013

    中華民國國樂學會成立六十周年,規劃執行兩岸國樂論壇、臺灣足跡展和全省巡迴系列音樂會,並在國家音樂廳擔任慶生音樂會導聆。

  • 2013

    舉家南遷住嘉義民雄,任教於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 2014

    搬遷至臺南市官田區,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

  • 2014

    擔任國家文藝基金會第七屆董事。

  • 2015

    獲國立成功大學聘任為特聘教授。

  • 2015

    主持規劃舉辦〈傳統音樂與藝陣之流變國際學術會議〉。

  • 2015

    赴福建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教育發展高峰論壇」發表論文。

  • 2015

    赴河北省邢臺市考察訪視音樂、戲曲、說唱、歌舞等民間表演藝術:隆堯秧歌、招子鼓、四股弦、亂彈、南調、廣宗道教音樂與太平鼓樂,梨花大鼓等。

  • 2016

    主持執行〈臺南市小戲類藝陣調查及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 2016

    考察訪視臺南:「歸仁檳榔園翰林院草鞋公陣」、「龍崎烏山頭七響陣」、「龍崎石石曹龍安寺牛犁陣」、「新營太子社區車鼓陣」、「麻豆大埕里環保義工隊牛犁陣」藝陣團體。

  • 2016

    參加「曾永義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

  • 2016

    赴北京參加「北京,繼往開來—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的繼承與創新暨袁靜芳教授八十華誕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 2016

    赴福州參加「中國當代音樂的海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 2016

    赴內蒙古參加「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九屆年會」發表論文。

  • 2016

    赴陝西參加「西安鼓樂暨絲綢之路音樂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

  • 2016

    赴河北高碑店市、雄縣考察訪視民間樂社和戲曲團體。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