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傳承
游昌發1942年出生於兼具商業城市以及僑鄉特色的廣東省潮陽縣。祖父原在湖南從商,祖母在祖父過世後,帶著家人回到故鄉汕頭,住在一棟兩層樓的洋房。書房裡的《飲冰室全集》和寫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掛聯,讓幼小的游昌發記憶深刻。懂得詩書與洋文的父親還在家興學,所以游昌發很小就跟著兄姐識字讀書,奠定文化基礎,而隨著父親去聽京戲,則是他最早的音樂經驗。
1949年,舉家遷臺,定居高雄。他曾就讀前金國小,畢業後考上省立高雄中學(今國立高雄中學),因故轉唸高雄市立三中(今獅甲國中)。初中三年級的時候,音樂老師曾華注意到游昌發有付好嗓子,對旋律也有很好的敏感度,於是免費教他彈鋼琴、唱歌,並鼓勵他北上學習音樂。考慮經濟因素,他選擇師範學校,並於1957年考上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讀音樂科,主修聲樂。
北師音樂科的課程,讓他奠定音樂的專業基礎,他也接觸哲學與文學,並開始寫新詩,發展感覺,拓展他原本就有的旋律感。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游昌發也愛找機會聽黑膠唱片,聽古典名曲,並閱讀買來的,日本人留下的二手總譜。畢業之後,原任教於高雄市中洲國小分校,其後在北師的恩師康謳先生鼓勵之下報考剛成立不久的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原修習聲樂,兩年後轉作曲主修。來到藝專之後的游昌發,不受學校約束,總是自己決定自己的學習方式。也揣摩出從實際作品裡學習的極佳模式,這一時期創作的《山地歌小提琴曲》,有著強烈的節奏與簡單對位,就是因為讀了巴爾托克的小宇宙而寫的。
兩度留學奧國
1969年游昌發赴歐洲留學。原計畫在比利時就讀,由於比利時音樂院沒有個別作曲課程,轉往德國旁聽,但柏林的創作方式非常現代,都不是他所嚮往的,於是前往奧地利,進入國立維也納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in Wien),師事作曲家Gottfried von Einem,他是奧國二十世紀後半的重要作曲家,作品以歌劇為主。在與Gottfried von Einem學習中,游昌發受到最大的震撼與思想空間就是如何找尋自己的民族音樂,除了作曲主修課,他也修習電影配樂、電子音樂等課程。在維也納,游昌發也透過觀賞實際演出、分析樂譜,以及深入瞭解基礎邏輯觀念來學習作曲,甚至每星期都到歌劇院欣賞歌劇三至四次,在潛移默化中,將大師的作品化作成長的養分。
1974年回到國內後,游昌發受聘於母校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教學之餘,指導合唱團、作品演出,乃至演講和出版書籍,創立「毅音牧歌合唱團」,無不全力以赴,而同時,為了拓展自己的實力與視野,還曾經拜蕭茲先生學習指揮,並且花三年時間隨申克常先生學習京劇。這段時期主要的作品是以古詩詞以及臺灣現代詩為歌詞的藝術歌曲,包括《雨霖鈴》、《歌曲六首:八月、草葉、牧羊女、小蜘蛛、小蝸牛、瘋狂七行》、《菩薩蠻》、《臨江仙》、《憐伊》、《船夫》、《廢棄的車站》,----等。1977年並於實踐堂舉行第一場個人的作品發表會。
1979年,他向藝專申請留職停薪一年,再度遠赴奧國進修,並專心整理多年來在臺灣的收穫,融合理論教學、合唱指揮以及京劇學習的心得,完成為女高音與管弦樂團的連篇歌曲《四首悲歌》,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穩定的發展階段
1980年,游昌發從維也納返國之後繼續在國立藝專任教,1983年轉任教於甫成立音樂系的輔仁大學,第一次教授大班課的和聲學與樂理,並陸續出版音樂理論相關書籍,包括《巴哈二聲部創意曲分析》、《實用和聲學入門》、《曲式學》《對位法》等,或為譯作,或為親自編寫,都相當實用,成為國內大專院校常用的理論教材。 1986年轉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今臺北藝術大學)。1998年轉任教於該校傳統音樂系,這讓原本就重視傳統音樂的游昌發有機會更清楚地了解傳統音樂,包括南管、北管、古琴、琵琶和古詩吟唱。他將分析傳統音樂的心得,集結出版了《傳統音樂初析》一書。
在教學的同時,游昌發的作品也邁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此時期的作品包括音樂會詠嘆調《瘋婦》、連篇歌曲《虛谷詩歌》、《上上籤》,《澎風師》、《七爺八爺》、《庄腳囝仔》等閩南語童歌。合唱曲:《臺灣童謠組曲:丟丟銅仔、一隻鳥兒哮救救、懶惰仙、火金姑、黑面祖師公》、北管音樂《天官賜福》之「頭牌」、南管音樂《望遠行》、《秋興其一》。器樂曲與管弦樂曲:《去夏以來的悲哀: 雙小提琴與鋼琴》、《前奏曲與賦格為兩支雙簧管與鋼琴》、《皮黃隨想曲-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以及戲劇音樂:《地心一日》、《紅鼻子》配樂、《和氏璧》、《王婆罵雞》等。
大型作品的創作
2004年之後,已自北藝大退休的游昌發再度重拾教職,受聘於臺南女子技術學院(今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於音樂研究所擔任有關音樂哲學的課程,正好提供他對於多年來的創作心得有思索與反犓的空間。再加上生命與技術所帶來的能量積累,游昌發轉向大型作品的創作,歌劇《桃花扇》,芭蕾舞劇《蛇郎君》,管弦樂作品《榮耀臺灣》,為獨唱、合唱及管弦樂團而作的《酒歌》相繼完成。《桃花扇》以京劇的內涵與特色結合西洋歌劇的手法,為中文歌劇提供另一個方向。《酒歌》全曲十首詩,語韻的行腔與旋律成為張力之所在,並以奏鳴曲式為藍圖。所有作品無論於技法、配器、音色與各種中、西思維之融合與運用,都展現了游昌發文化底蘊的成熟度。
年逾七旬的游昌發,至今仍有許多的創作計畫接續進行。《酒歌》之後,近年陸續完成〈小提琴奏鳴曲〉、弦樂合奏〈Bali小夜曲〉、客語歌劇《三玉奇緣》、〈八首紀念歌〉與九首佛教合唱曲等作品,近日甫完成交響曲《創傷與療癒》後,接續著手展開《洛夫詩歌集》、《耶穌受難曲》的劇本與音樂創作。本著持續寫作的精神,他所堅持的正是年輕時候,以身為作曲家而自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