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祐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作曲家|
林進祐,1948年出生於彰化縣埤頭鄉,家中擁有閩南八音團、南管團,在環境熏陶之下從小便喜好傳統音樂。1988年取得音樂教育碩士學位,並赴日本學習音樂理論與作曲。其作品《菩薩蠻》、《山旅》(鋼琴組曲)曾獲得文建會獨唱(奏)曲創作獎,電影配樂《末日世界》曾獲得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此外,林進祐在音樂教育的紮根上亦不遺餘力,其為國內學生所寫一系列有關基礎訓練教材的專書,包括視奏、聽寫、樂理等,均成為國內音樂班使用的重要教材。

LIN Chin-Yow, born in 1948 in Pitou, Zhanghua in a family that owns Southern-Fukien Bayin and Nanguan ensembles, has learned to love traditional music since young. In 1988, he received his Master’s degree in music education and went onwards to study music theory and composition in Japan. Lin received awards from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for his musical creations Pu Sa Man and Mountain Trip (piano suite). He is also the composer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best animation of the Taipei Film Festival. LIN has spared no efforts in music education with his publication of a series of basic training materials for Taiwan students in score reading, music dictation, and music theory, all of which have become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s for music classes in Taiwan.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林進祐
其他名稱
英文名: 

LIN Chin-Yow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作曲家|
林進祐,1948年出生於彰化縣埤頭鄉,家中擁有閩南八音團、南管團,在環境熏陶之下從小便喜好傳統音樂。1988年取得音樂教育碩士學位,並赴日本學習音樂理論與作曲。其作品《菩薩蠻》、《山旅》(鋼琴組曲)曾獲得文建會獨唱(奏)曲創作獎,電影配樂《末日世界》曾獲得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此外,林進祐在音樂教育的紮根上亦不遺餘力,其為國內學生所寫一系列有關基礎訓練教材的專書,包括視奏、聽寫、樂理等,均成為國內音樂班使用的重要教材。

LIN Chin-Yow, born in 1948 in Pitou, Zhanghua in a family that owns Southern-Fukien Bayin and Nanguan ensembles, has learned to love traditional music since young. In 1988, he received his Master’s degree in music education and went onwards to study music theory and composition in Japan. Lin received awards from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for his musical creations Pu Sa Man and Mountain Trip (piano suite). He is also the composer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best animation of the Taipei Film Festival. LIN has spared no efforts in music education with his publication of a series of basic training materials for Taiwan students in score reading, music dictation, and music theory, all of which have become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s for music classes in Taiwan.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1984、1985年/文建會獨唱(奏)曲創作獎/《菩薩蠻》、《山旅》(鋼琴組曲)

獲獎: 

1998年/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電影配樂《末日世界》

獲獎: 

2002年/啟動臺灣之聲/入選/《歸鄉》(五重奏)

生平: 

林進祐1948年出生於彰化縣埤頭鄉,家中擁有閩南八音團、南管團,在環境熏陶之下從小便喜好傳統音樂。及長在擔任音樂老師的母親啟蒙之下學習鋼琴。1964年考上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就讀音樂組,主修鋼琴及小提琴,並師事陳如雲及趙永男兩位老師學習和聲學。此時對作曲萌生特別的喜好,在校也表現突出,受到林朝陽老師的積極鼓勵,逐漸走上創作之路。當時正逢留法歸國的許常惠老師在臺中、彰化開設作曲研習班,於是前往旁聽,在那個音樂播放器還不普遍的年代,林進祐在這個大班課中持續多年擔任鋼琴手,為現場的音樂範例演奏。此後正式拜師學藝,跟隨許常惠老師學習作曲。

1969年師專畢業後,先後任職於彰化縣合興國小,北斗國小,擔任音樂老師。任教十年後,保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就讀,並將主修改成作曲,在這期間,跟隨陳茂萱、曾興魁、馬水龍等教授學習作曲。1982年大學畢業後,擔任臺中市曉明女中音樂班理論作曲老師。1986年考上師大音樂研究所,1988年取得音樂教育碩士學位。其後8年間,並赴日本學習音樂理論與作曲。1990年起任教於臺中師院音樂教育學系,教授音樂理論與作曲,於2005-2009年間兼任系主任。曾擔臺中市國中音樂科輔導員,任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理事、常務監事,臺灣作曲家聯盟「璇音雅集」總幹事,國際現代音樂協會理事。1999年並榮獲第一屆臺灣省藝術類音樂創作獎赴俄羅斯進修考察。

為音樂教育而寫
林進祐開始執教於曉明女中時,除了教授鋼琴,也教和聲、視唱、聽寫等基礎課程,深感於國內缺乏適當教材,他開始思考如何編寫適合國內學生使用的理論訓練教材,1983年起並與陳茂萱教授組成「璇音雅集」,與志同道合的成員們一起研究編寫一系列的音感、節奏等教材,為臺灣的音樂基礎教育努力。於此之外,他個人所寫的一系列有關音感訓練的專書,包括視奏、聽寫、配伴奏、即席變奏與樂理等音樂基礎訓練教材,也是國內音樂班使用率很高的重要教材。

秉持著教育的理念,林進祐有為數不少為兒童而寫的鋼琴作品,例如《山旅》組曲、《十二首鋼琴小品集》、《第一號鋼琴奏鳴曲》、《兒童時代的記趣》、《鄉間小組曲》、《臺灣農村記趣》、《三首鋼琴練習曲》、《第七號小奏鳴曲》、《小譚詩曲》、《荷葉上小水滴》、《溪邊的小仙女》⋯⋯等,樂曲兼具藝術與可彈性,其中多首並曾獲選為「河合之友兒童鋼琴比賽」指定曲。

農村與藝文的音樂情懷
兒時的農村經驗深深影響林進祐的創作,他常以臺灣農家為創作題材,例如鋼琴組曲《閒情逸致話農家》、《秋收的季節》(低音管與鋼琴曲)等。也喜歡從詩作中找題材,更為詩詞配樂,例如《庭院深深深幾許》(為豎琴、長笛與擊樂三重奏)、《誰共我、醉明月》(為大提琴獨奏)…等等。此外,由於喜愛參觀美術館,對於收集國內外名畫冊有高度興趣,他的作品也常源自繪畫的靈感,鋼琴曲《山水畫集Ι—林巒煙雨》、《山水畫集II—高隱圖》皆是在欣賞後,將自我的感動幻化為音樂的代表作品。鋼琴曲《牛車》、《水車》、《柳樹下的倩影》…等等,也都是具有畫面的標題性作品。

持續創作積極探索
林進祐早期的作品,以聲樂與鋼琴曲居多,作曲手法較為傳統,並有著民族風格的探索,如《十二首鋼琴小品》,《秋日湖山》(獨唱曲)。1980年代之後,除了鋼琴曲之外,有更多管弦樂及室內樂作品,例如《秋風引》(交響詩),鋼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等。也加入更多非調性的寫作,與二十世紀新技法,包括音列的使用,預置鋼琴,強調音色的效果等,代表作如《秋風引》(交響詩),《懷故鄉》(交響詩),《盼》(管弦樂獨奏曲)。近期,他不再執意於使用哪些技法,而是根據每個作品的特色與內容,建構心裡所屬的聲響與氛圍。自由出入於傳統與現代手法,融合各種創作的可能性,有時也使用電腦音樂,劇場效果,如《誰共我,醉明月》(大提琴獨奏曲),《竹林中的精靈》(豎笛、鋼琴),《幻想曲》(豎笛及電子音樂)等。

獲獎與展演
林進祐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外常獲得演出的機會,也多次獲獎。《菩薩蠻》、《山旅》(鋼琴組曲)曾獲得文建會獨唱(奏)曲創作獎(1984、1985),電影配樂《末日世界》曾獲得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1998);《歸鄉》(五重奏)入選「啟動臺灣之聲」(2002);《秋收的季節》(大提琴與鋼琴)發表於法國、韓國。《臺灣幻想曲》(小提琴曲)發表於美國波士頓與馬里蘭。《誰共我,醉明月》(大提琴獨奏曲)由波蘭籍法國大提琴家Barbara Marcinkowska首演於法國巴黎。不少作品也都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包括《The Universe》(鋼琴協奏曲「雙鋼琴版」),《福爾摩沙之春》,《生命之歌》,《竹林中的秘密》等。2014年2月,林進祐自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退休,作曲的腳步未曾停歇,同年3月份並於國家音樂廳發表鋼琴曲《挑戰攀登巨石》。

領域: 

作曲家

領域: 

音樂教育家

性別: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48

地點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彰化縣 埤頭鄉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識別碼
M094

事件列表

事件
事件地圖 
事件列表 
  • 1948

    出生於臺灣省彰化縣,幼年於家中受傳統民間音樂的熏陶而喜好戲曲、南北管音樂,與任教於幼稚園的母親學習風琴彈奏。

  • 1964

    就讀臺中師專音樂組,學習鋼琴及小提琴,並師事陳如雲及趙永男兩位老師學習和聲學。

  • 1969

    臺中師專音樂組畢業發表兩首藝術歌曲《落花》《七絃琴》。

  • 1969

    擔任國小音樂教師、彰化縣教育輔導團音樂科研究員、教師合唱團指揮、伴奏。並先後師事賴德和教授及許常惠教授學習理論作曲。

  • 1976

    與員林中山堂發表童聲合唱《燕子窩》、長笛奏鳴曲、鋼琴小奏鳴曲等。

  • 1980

    前往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進修,主修理論與作曲。在校期間師事盧炎、曾興魁、陳茂萱、馬水龍等教授。交響詩《秋風引》發表於國立師範大學大禮堂。

  • 1982

    獲學士學位後,任教於曉明女中音樂教育實驗班、臺中二中音樂班、臺南家專音樂科。

  • 1983

    與陳茂萱教授等人組成「璇音雅集」致力於理論教材之寫作與樂曲創作。

  • 1984

    室內樂作品《菩薩蠻》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音樂創作獎。<璇音雅集>總幹事。

  • 1985

    作品《山旅》鋼琴組曲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獨奏類創作獎。

  • 1986

    考上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班。

  • 1987

    參加於韓國首爾所舉行的「中韓作品發表會」發表《心境(一) 》三重奏。

  • 1988

    以《國民小學音樂班音樂基礎訓練教學研究》論文,獲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兼任於東海大學音樂學系。

  • 1990

    任教於臺中師院音樂教育學系,兼任於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及研究所。

  • 1991

    於臺中師範學報發表《國小音樂班視唱聽寫教學研究》,長年於音樂資優教育領域中深耕。

  • 1998

    參加英國曼徹斯特舉行的「國際現代音樂節」。

  • 1999

    榮獲第一屆臺灣省政府藝術類音樂創作獎赴俄羅斯進修考察。

  • 2001

    小提琴曲《臺灣幻想曲》發表於美國波士頓與馬里蘭。

  • 2001

    絃樂與長笛《銀河密使》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2

    五重奏《歸鄉》,入選「啟動臺灣之聲」。

  • 2002

    交響詩《懷故鄉》發表於霧峰國立交響樂團演藝廳。木管五重奏發表於臺中中山堂。

  • 2003

    鋼琴組曲《閒情逸緻話農家》由鋼琴家林明慧教授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3

    小提琴曲《無常見有常》由小提琴家謝宜君教授發表於臺北十方樂集。

  • 2003

    《秋收的季節》(大提琴與鋼琴)發表於法國-巴黎、韓國-漢城、臺灣等。

  • 2003

    大提琴獨奏曲《誰共我,醉明月》由波蘭籍法國大提琴家Barbara.Marcinkowska首演於法國-巴黎,ARMIANE公司出版。

  • 2005

    鋼琴協奏曲《The Universe》(雙鋼琴版)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5

    《生命之歌》(豎笛與絃樂團)、室內樂《竹林中的秘密》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5

    擔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系主任。

  • 2006

    室內樂《福爾摩沙之春》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6

    赴奧地利格拉茲及法國巴黎發表作品。

  • 2007

    鋼琴曲《禪、氣、凝、滌》。

  • 2007

    為高音、中音、低音豎笛與電腦音樂之狂想曲《豎笛的幻想》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7

    歌曲《海戀》發表於許常惠基金會表演廳。

  • 2008

    鋼琴曲《寒冬的行者》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8

    《小提琴狂想曲》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09

    鋼琴協奏曲《宇宙》發表於國家音樂廳。

  • 2010

    雙鋼琴曲《俠侶協奏曲》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10

    參加瑞典舉行的「國際現代音樂節」。

  • 2010

    管絃樂曲《明潭隨想曲》由孫愛光指揮陽光交響樂團,發表於臺北市中山堂。

  • 2011

    鋼琴組曲《油桐花祭》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11

    中國笛、琵琶與絃樂團之作品《山居隨筆》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11

    《山居隨筆Ⅱ-林中鳥》發表於臺中教育大學演奏廳。

  • 2012

    《鋼琴奏鳴曲》(三樂章)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12

    《山居隨筆III─山澗傳來聲音》(長笛與電腦音樂)發表於國家演奏廳。

  • 2012

    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理論與作曲教授。

  • 2012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音樂理論與作曲兼任教授。

  • 2012

    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理事。

  • 2012

    國際現代音樂協會理事。

  • 2013.10.13

    10月13日於東吳大學松怡廳發表男高音獨唱曲《日頭溪水相借問》。

  • 2013.10.14

    10月14日2013於東吳大學松怡廳發表女高音獨唱豎笛與鋼琴《有詩如露》。

  • 2013.12.09

    12月9日於國立臺南大學雅音樓,舉行2013音樂創作展發表臺語藝術合唱歌曲、絃樂合奏《綠野小組曲》與管弦樂《詠讚臺灣》等首演。

  • 2013.12.12

    12月12日於霧峰國立交響樂團演藝廳舉行2013音樂創作回顧展發表:臺語藝術合唱歌曲《阿母的皮包》、《日頭溪水相借問》、鋼琴《油桐花組曲》室內樂《夙怨》與舞蹈、長笛與絃樂團《山居隨筆III─山澗傳來聲音》等。

  • 2014.02

    2月臺中教育大學屆齡退休改聘兼任教授。

  • 2014.03

    3月於國家音樂廳發表鋼琴曲《挑戰攀登巨石》。

相關音樂地圖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