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侯佑宗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京劇武場藝師|
侯佑宗,有臺灣「鼓王」之稱的傑出京劇鼓佬;1909 年出生於河北三河,1992 年逝世於臺北。早年活躍於天津、北平、上海等地,1949 年起定居臺灣。於「陸光國劇隊」司鼓達卅年,並先後任教於中國文化學院、國立藝術學院及國光劇校。1985 年獲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1989 年獲選為第一屆「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HOU Yu-Tsung (HOU You-Zong) was born in Sanhe, Hebei Province, China on the 24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n the lunar calendar in 1909. Ho is often called the “King of Drums” in Taiwan because he w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ercussionists performing Beijing opera. He died on March 15, 1992. Early in his career, he was active in Tianjin,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moved to Taiwan in 1949. Ho played the clapper drum in the Taiwan Army LuGuang Troupe for three decades and taught at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nd the National Guoguang Opera Academy. He was a winner of the 1st National Folk Art Heritage Awards in 1985 and was elected as one of the 1st National Important Folk Artists in 1989.

相關音樂地圖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侯佑宗
其他名稱
英文名: 

Hou Yu-Tsung (HOU You-Zong)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京劇武場藝師|
侯佑宗,有臺灣「鼓王」之稱的傑出京劇鼓佬;1909 年出生於河北三河,1992 年逝世於臺北。早年活躍於天津、北平、上海等地,1949 年起定居臺灣。於「陸光國劇隊」司鼓達卅年,並先後任教於中國文化學院、國立藝術學院及國光劇校。1985 年獲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1989 年獲選為第一屆「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HOU Yu-Tsung (HOU You-Zong) was born in Sanhe, Hebei Province, China on the 24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n the lunar calendar in 1909. Ho is often called the “King of Drums” in Taiwan because he w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ercussionists performing Beijing opera. He died on March 15, 1992. Early in his career, he was active in Tianjin,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moved to Taiwan in 1949. Ho played the clapper drum in the Taiwan Army LuGuang Troupe for three decades and taught at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nd the National Guoguang Opera Academy. He was a winner of the 1st National Folk Art Heritage Awards in 1985 and was elected as one of the 1st National Important Folk Artists in 1989.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獲獎: 

第一屆「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獲獎: 

第一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生平: 

侯佑宗宣統元年(1909年)農曆 5 月 24 日(國曆 7 月 11 日) 生於直隸省三河縣(今河北省三河市),原名寶貴,曾改名景山,後改名佑宗,字儁鑫。出身戲劇世家,父親是知名的梆子青衣,大哥侯來義曾拜李得起學習文武場。幼時由大哥啟蒙,輟學在家習藝,學習梆子鑼鼓、曲牌與崑曲。十四歲首次登臺,於京劇《金山寺》中打小鑼,十九歲時正式打「開場鼓」,廿一歲起擔綱「全場鼓」,自此展開六十餘年的鼓佬演奏生涯。

司鼓習藝串京津
開始打全場鼓後,侯佑宗自知不足,先後拜李得起、周月仙(當時天津最著名的鼓佬)及鮑桂芬為師,習得各家各派之特點,為日後的演出奠定更寬廣的基礎。1933 年起,侯佑宗開始在天津、北平、上海等地的戲院搭班演出。期間,以「投師訪友」的方式相互切磋技藝,並不斷研究創新,因而在當時能領導四十多位團員穿梭大劇場之間,成績斐然。廿六歲時,侯佑宗成為天津影響力最大的「場面頭兒」(文武場經紀人),之後更結合南北兩派鼓佬,互通技藝有無,讓天津和北平(1937 至 1945 年間更名北京)兩地之間的演出得以合作無間。

陸光卅年揚國粹
1948 年,侯佑宗隨名角顧正秋的「顧劇團」自上海來臺演出,合約期滿後卻因大陸淪陷而無法返回,整個劇團因此留駐臺灣。1953 年顧劇團解散之後,侯佑宗曾分別與徐露、金素琴等各方名票合作演出;1960 年起加入陸光國劇隊,除一般演出之外,經常到金門、馬祖等前線勞軍演出,所到之處皆受到熱烈歡迎。因為在陸光國劇隊的優異表現,侯佑宗於 1963 年獲得陸軍總司令部獎,1965 年起更八次榮獲國軍文藝競賽的「最佳配樂獎」 (1965-1966, 1979-1980, 1985-1988)。1991 年,侯佑宗正式自陸光國劇隊退休,同時獲頒「陸軍之光」匾額。

傳藝育才竭心力
1968 至 1985 年間,侯佑宗於中國文化學院(1980 年起改制為大學)教授京劇鑼鼓課程;為使學生突破傳統教學的藩籬,他在 1969 年獨創新的鑼鼓代音字記譜。1979 年起,他擔任郭小莊具創新性質之「雅音小集」的文武場領導,合作達九年。由於文化界慕名者眾,他除了應邀在「俞大綱講座」示範京劇鑼鼓以外,1980 至 1987 年間,更義務在羅斯福路保固大樓學生秦德海家中,教導喜愛京劇鑼鼓的專業及業餘人士,長期學習的有賴萬居、王小明、錢南章與溫秋菊等人。1985 年起,應馬水龍之邀,在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開設鑼鼓樂課程;1987 年起,也任教於國光劇藝實驗學校(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1991 年在國立藝術學院的協助下展開傳藝計畫,系統性地整理、保存個人之技藝資料。1992 年 2 月,生病的侯佑宗因忙著準備教材而延遲入院就醫,同年 3 月 15 日,在家人及學生的圍繞下病逝於臺北,享年82歲。

技高藝深真鼓王
侯佑宗強調不論鼓藝再高,司鼓的要旨乃在配合演員,以呈現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對曲牌的運用靈活不重覆且安插妥當,還能在曲牌中加打許多抑揚頓挫、節奏分明的花點。不論文戲、武戲,他都講求韻味、講求自然與美。因對於京劇鑼鼓藝術的重大貢獻,侯佑宗於 1984 年獲中國文藝協會頒贈「榮譽文藝勳章」,1985 年獲文建會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1989 年獲教育部遴選為第一屆「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領域: 

戲曲

領域: 

京劇

性別: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09.07.11
逝世時間: 
1992.03.15

地點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河北三河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逝世地點: 
臺北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識別碼
M068

事件列表

事件
事件地圖 
事件列表 
  • 1909.07.11

    農曆 5 月 24 日(國曆 7 月 11 日),出生於河北三河。

  • 1916

    到天津與父親、大哥相聚;由大哥侯來義啟蒙,習梆子鑼鼓、曲牌和崑曲。

  • 1923

    首次登臺,於天津南市第一舞臺打《金山寺》一劇的小鑼。

  • 1923

    正式搭班,打小鑼。

  • 1924

    第一次到上海,在更新舞臺為「麒麟童」周信芳打鐃鈸;其後在先施、欣欣、永安等公司輪流演出。

  • 1924

    曾與師兄跑「外碼頭」(劇場以外的演出),到過杭州、嘉興、湖州、鎮江、楚溝、揚州等地;軍閥亂起後,轉回上海。

  • 1927

    奉兄、母之命回老家,與素未謀面的夫人結婚;不久,藉口履行天津合約,離家而去,一去數年。

  • 1928

    於天津昇平舞臺搭班,改打大鑼;不久,正式打開場鼓。

  • 1930

    於天津南市大舞臺,正式打全場鼓(包辦開場、中工、後工),演出戲目則同時包含梆子和二黃。

  • 1935

    成為天津影響力最大的「場面頭兒」(場面經紀人);忙了一段時期後,他將這工作讓給大哥代理,自己則來回天津、北平間傍角兒。

  • 1935

    結合天津、北平兩地的鼓佬、互通技藝有無,使南北兩派於演出交流時不再有障礙。

  • 1939

    天津發大水,房子淹損,戲園亦損壞,遂與大哥投靠老前輩李吉瑞。

  • 1940

    與大哥到上海,隨後在上海傍顧正秋,先在皇后大戲院,後又轉到天蟾舞臺。

  • 1940

    往後幾年,隨顧正秋於上海、青島、南京等地演出。

  • 1948

    上半年與顧正秋的顧劇團在南京下關介壽堂演出,遇徐州大會戰,演出活動停止,劇團陷入困境;值此時,臺灣婦女會派人前來邀請顧劇團到臺灣演出兩個月。

  • 1948

    侯佑宗隨顧劇團於雙十國慶抵臺,開始在永樂戲院演出;本計畫合約滿後返回上海,未料大陸已淪陷,返家之日遙遙無期。

  • 1948

    顧正秋姨母吳女士頂下永樂大戲院,顧劇團在此五年間,搬演許多老戲,因陣容整齊、演出精彩,頗受戲迷歡迎;期間亦曾至金門勞軍。

  • 1953

    顧正秋下嫁時任臺灣省政府民政廳長的任顯群,顧劇團就此解散。

  • 1953

    離開顧劇團後,侯佑宗先後與徐露、金素琴等知名青衣合作演出;曾進入高雄左營國劇隊演出三個月,亦曾在左營海軍陸戰隊演出八個月。

  • 1957

    王振祖在北投成立私立復興劇校,侯佑宗在此義務教學兩年。

  • 1960.04.05

    陸光國劇隊於 1959 年正式成立,侯佑宗於 1960 年 4 月 5 日加入,為臨時雇員。

  • 1961.05

    5 月初,正式加入陸光國劇隊,初期演出以勞軍為主。

  • 1962

    與史金子女士結婚。

  • 1963.03.18

    3 月 18 日,赴金門勞軍,獲陸軍總司令部獎。

  • 1965

    獲第一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66

    獲第二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67

    受聘於文化學院五年制戲劇專修科,教授平劇鑼鼓;為方便學生記憶,獨創新的鑼鼓代音字記譜。

  • 1972

    入中視國劇社。

  • 1974

    隨「中華民國國劇團」赴美宣慰僑胞,歷時一月餘。

  • 1979

    入臺視國劇社。

  • 1979.03.29

    3 月 29 日,郭小莊的「雅音小集」成立,侯佑宗自此與之合作九年。

  • 1979

    參加「我愛臺北募款義演」。

  • 1979

    獲第十五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80

    獲第十六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80

    在侯佑宗屢次呼籲下,由教育部和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成立平劇文武場幼兒訓練班。

  • 1980

    在羅斯福路「保固大廈」六樓義務開放教學數年,造就人才無數。

  • 1983

    接受教育部和文復會委託,錄製平劇實用曲牌,並由錢南章負責記譜。

  • 1983

    榮獲嚴前總統家淦賜匾,獎勵其教學、演出和為人。

  • 1984

    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勳章」。

  • 1985

    獲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音樂獎:鑼鼓樂)。

  • 1985

    獲第廿一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85

    應聘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平劇鑼鼓。

  • 1986

    獲第廿二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87

    獲第廿三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87

    應聘於國光劇藝實驗學校,教授文武場訓練班。

  • 1987.06

    6 月,偕夫人史女士同赴香港,與留在大陸、睽違四十多年的兩個女兒見面。

  • 1988

    獲第廿四屆國軍文藝競賽「最佳配樂獎」。

  • 1988.03.08

    3 月 8 日病倒,送醫急救,病況嚴重,體重下降十餘公斤。

  • 1988.09.01

    9 月 1 日,陸軍總司令特頒「國之瑰寶」。

  • 1988

    陸光國劇隊成立三十週年,聘侯佑宗為顧問。

  • 1989

    榮獲教育部遴選為第一屆「重要民族藝術藝師」(鑼鼓樂),並由國立藝術學院協助辦理藝師傳藝之工作。

  • 1991.01.03

    1 月 3 日至7月,教授實習藝生,擬展開為期三至六年的傳藝計畫,系統性整理、保存、研究及推展個人之技藝資料。

  • 1991.06

    6 月,受文建會委託,錄製平劇鑼鼓 CD 兩張。

  • 1991

    正式自陸光國劇隊退休,獲頒「陸軍之光」匾額。

  • 1992

    藝生傳藝工作滿一年。

  • 1992.03.15

    3 月 15 日清晨 6 時 10 分,病逝於臺北三軍總醫院。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