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張邦彥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作曲家|
張邦彥(1935-2016),作曲家、音樂作家、音樂教育者。出生於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今新北市瑞芳區),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畢業、日本東京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學士 ,以及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音樂碩士。曾任教於陽明國校、北師附小、文苑國小、介壽國中,後專任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1962年,張邦彥與許博允、李如璋、陳振煌、陳茂萱、梁銘越和丘延亮等人組織「江浪樂集」,並舉辦作品發表會;1972至1984年擔任《全音音樂文摘》發行人兼主編,翻譯、撰寫音樂文章一百多篇。多首作品專為傳統樂器而寫,代表作有管絃樂序曲《屈原》(1978)、琵琶與管絃樂《秋閨怨》(1982)、古箏曲《秋之旅I》(1986)、絃樂合奏與打擊樂《臉譜》(1987)、交響詩《大音希聲》(2005) 等。

CHANG Pang-Yen (1935-2016) was a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He was born in New Taipei City, Taiwan. He graduated from the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of Arts (present day the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nd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from Tokyo's Senzoku Gakuen College of Music and a Master's degree from Brooklyn College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e taught at Yang Ming Elementary School, the Affiliated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Taipei, Wenyuan Elementary School and Jieshou Middle School. He later taught in the mus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nd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In 1964, Chang, along with Bo-Yun Hsu, Ru-Chang Lee, Jen-Huang Chen, Mao-Shuen Chen, Ming-Yue Liang and Yan-Liang Chiu established the "Jiang Lang Music Group" and produced new music compositions. From 1972 to 1984, he was the chief editor and translator of The Music Digest in Taiwan, for which he also wrote hundreds of articles. Chang’s compositions include pieces that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instruments with Western instruments. Main compositions include the orchestral overture, Qu Yuan (1978), Autumn Grievance for pipa and orchestra (1982), Journey in Autumn I for zither (1986), Facial Mask for strings and percussions (1987) and the symphonic poem, Da Yin Xi Sheng (2005).

相關音樂地圖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張邦彥
其他名稱
英文名: 

CHANG Pang-Yen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作曲家|
張邦彥(1935-2016),作曲家、音樂作家、音樂教育者。出生於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今新北市瑞芳區),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畢業、日本東京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學士 ,以及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音樂碩士。曾任教於陽明國校、北師附小、文苑國小、介壽國中,後專任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1962年,張邦彥與許博允、李如璋、陳振煌、陳茂萱、梁銘越和丘延亮等人組織「江浪樂集」,並舉辦作品發表會;1972至1984年擔任《全音音樂文摘》發行人兼主編,翻譯、撰寫音樂文章一百多篇。多首作品專為傳統樂器而寫,代表作有管絃樂序曲《屈原》(1978)、琵琶與管絃樂《秋閨怨》(1982)、古箏曲《秋之旅I》(1986)、絃樂合奏與打擊樂《臉譜》(1987)、交響詩《大音希聲》(2005) 等。

CHANG Pang-Yen (1935-2016) was a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He was born in New Taipei City, Taiwan. He graduated from the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of Arts (present day the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nd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from Tokyo's Senzoku Gakuen College of Music and a Master's degree from Brooklyn College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e taught at Yang Ming Elementary School, the Affiliated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Taipei, Wenyuan Elementary School and Jieshou Middle School. He later taught in the mus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nd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In 1964, Chang, along with Bo-Yun Hsu, Ru-Chang Lee, Jen-Huang Chen, Mao-Shuen Chen, Ming-Yue Liang and Yan-Liang Chiu established the "Jiang Lang Music Group" and produced new music compositions. From 1972 to 1984, he was the chief editor and translator of The Music Digest in Taiwan, for which he also wrote hundreds of articles. Chang’s compositions include pieces that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instruments with Western instruments. Main compositions include the orchestral overture, Qu Yuan (1978), Autumn Grievance for pipa and orchestra (1982), Journey in Autumn I for zither (1986), Facial Mask for strings and percussions (1987) and the symphonic poem, Da Yin Xi Sheng (2005).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生平: 

張邦彥,昭和 10 年 (1935) 出生於臺北瑞芳。原姓吳,由於家境清寒,交由阿姨和姨丈領養,遂從姨丈姓張。幼時,隨養父母搬往基隆;8歲時,又因戰爭遷往臺西(今雲林縣臺西鄉)。國小畢業那年,與養父母同遇船難,養父母不幸罹難,轉往基隆投靠大姊。初中時萌發對音樂的熱愛,私下與學校音樂老師鄧友瑜女士學彈鋼琴,也開始嘗試創作。初中畢業後,考上省立基隆中學,就學期間結識就讀臺北師範學校音樂科的李哲洋,受其激勵決定轉學,並如願考入該校音樂科。

熱愛音樂 努力追夢
就讀北師音樂科時,從曾寅育與蘇秦照學習鋼琴、從張美雲學習聲樂,另也隨沈炳光學習和聲等理論課程。一年級時曾私下隨康謳與王沛綸學習小提琴,二年級開始私下從蕭而化學作曲。19 歲時寫下藝術歌曲《秋風清》及《秋夜月》,投稿並獲刊登於香港《樂友》雜誌;後也投稿作品至臺灣《新選歌謠》月刊,並因而結識月刊主編呂泉生。就學期間亦先後結識廖年賦、史惟亮等音樂家,與他們培養出深厚的情誼。

1956 年,於北師畢業後,張邦彥先後任教於陽明國校與北師附小。1960 年起,進入軍中康樂隊服役兩年,退伍後繼續北師附小的教職,此間經介紹認識了郭芝苑,結為忘年之交。1962 年,張邦彥與許博允、李如璋、陳振煌、陳茂萱、梁銘越和丘延亮等人組織「江浪樂集」,並舉辦作品發表會。1963 年,與苗栗苑裡的洪美賢小姐結婚,婚後辭去臺北教職,搬至苑裡,任教於文苑國小。

中年留學 日美取經
1967 年,張邦彥赴日本東京進修,經郭芝苑介紹,先私下與留法作曲家原博學習;隔年考入洗足學園音樂大學,主修作曲,師事諸井三郎與原博。為減輕經濟負擔,張邦彥半工半讀,經四年半苦學,於1971年畢業。返國後,任教於臺北市介壽國中。1972 年,李哲洋創辦《全音音樂文摘》,並商請擁有大學學歷的張邦彥擔任雜誌的發行人兼主編;張邦彥擔當此職直至 1984 年,前後並貢獻了近百篇文章。1974 年,經許常惠的推薦,張邦彥開始於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兼課;1977 年,辭去介壽國中教職,專任於中國文化學院,同時兼任於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臺灣藝術大學);1984 年,李振邦神父驟逝,臺藝一時人手不足,張邦彥因此於該學年同時專任於文化和臺藝,隔年文化轉為兼任。1989 年,因學校的鼓勵,54 歲的張邦彥留職留薪前往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隔年學成返國。2001 年,自臺藝退休,但仍在臺藝與輔仁大學兼課,直到 2006 年。

傳統西洋 優游自在
和許多同代作曲家一樣,張邦彥也認為創作的出發點一定要有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幼時接觸的南管、北管、歌仔戲等,是他創作時重要的靈感來源;他也經常運用五聲音階、原住民音樂、古調、臺灣民謠等素材來創作。1975 年起,因任教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國樂組,他開始接觸各類傳統樂器,這是他創作生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此後,他常以傳統樂器為創作媒介,並且創作許多結合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的作品。他的作品類別廣泛,重要作品如:管絃樂序曲《屈原》(1978)、琵琶與管絃樂《秋閨怨》(1982)、古箏曲《秋之旅I》(1986)、絃樂合奏與打擊樂《臉譜》(1987)、合唱曲《預約人間淨土》(1991)、男聲獨唱《將進酒》(1997)、交響詩《大音希聲》(2005) 等。

領域: 

作曲家

性別: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35.12.22
逝世時間: 
2016

地點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臺北市 瑞芳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識別碼
M078

事件列表

事件
事件地圖 
事件列表 
  • 1935.12.22

    12 月 22 日,出生於臺北瑞芳(今新北市瑞芳區);原姓吳,因家境清寒,交由姨丈和姨母領養,於是改隨姨丈姓張。

  • 1943

    因戰爭遷往雲林臺西。

  • 1947

    畢業於臺西國校;養父母船難身亡,轉往基隆投靠大姊。

  • 1951

    高中考入省立基隆中學,一年後轉考臺北師範學校音樂科。

  • 1954

    創作藝術歌曲《秋風清》和《秋月夜》。

  • 1955

    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音樂科。

  • 1956

    任教於陽明國校。

  • 1958

    任教於北師附小。

  • 1960

    服兵役兩年,並加入康樂隊。

  • 1962

    與其他六位作曲家成立「江浪樂集」。

  • 1963

    與洪美賢結婚;任教於文苑國校。

  • 1963

    於「江浪樂集」第一次作品發表會發表三首鋼琴小品《童年》、《小丑》和《舞曲》。

  • 1965

    長女靖敏出生。

  • 1965

    於「江浪樂集」第二次作品發表會發表兩首幻想曲和一首鋼琴三重奏。

  • 1966

    次女芳鳴出生。

  • 1967

    赴日本東京,私下與留法作曲家原博學習。

  • 1968

    考進洗足學園音樂大學,主修作曲。

  • 1968

    三女韶華出生。

  • 1971

    畢業回臺,任教於介壽國中。

  • 1971.12

    12月,《全音音樂文摘》創刊,張邦彥擔任此雜誌的發行人兼主編。

  • 1973

    四女樂文出生。

  • 1973.04

    4 月,至香港參加「亞洲作曲家聯盟」成立大會。

  • 1974

    兼任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西樂組。

  • 1975

    兼任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國樂組。

  • 1977

    辭去介壽國中教職,專任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兼任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 1978

    管絃樂序曲《屈原》由世紀交響樂團演出。

  • 1984

    同時專任於中國文化學院與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 1984

    傳統器樂合奏曲《禱》和《長江萬里》分別由李鎮東和鄭德淵指揮首演。

  • 1985

    專任於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兼任於中國文化學院。

  • 1985

    傳統器樂合奏曲《春江花夜月新編》由文化學院國樂團首演。

  • 1987

    受文建會委託,創作給雙古箏與一把大提琴的《夜歸鹿門》。

  • 1987

    給絃樂與打擊的《臉譜》由林立指揮藝專國樂團首演。

  • 1988

    《臉譜》於慶祝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成立卅週年的音樂會上演。

  • 1989

    留職留薪前往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攻讀碩士。

  • 1990

    獲布魯克林學院碩士學位,學成返國。

  • 1991

    受慈濟委託創作合唱曲《預約人間淨土》。

  • 1995

    管絃樂曲《音情畫意》由臺北縣交響樂團首演於臺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 1996

    傳統器樂曲《待題》由臺北民族樂團首演,之後並前往歐洲國家演出。

  • 1997

    基隆市政府委託創作聲樂曲《動靜》。

  • 2001

    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退休,但繼續在該校及天主教輔仁大學兼課。

  • 2001

    輔大音樂系所於慶祝輔大復校四十週年的音樂會上,演出張邦彥的管絃樂曲《音情畫意》。

  • 2002

    臺語藝術歌曲《板橋美麗你咁知》首演於板橋車站。

  • 2005.05.15

    5 月 15 日,交響詩《大音希聲》由臺北縣交響樂團首演於臺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 2006

    辭去輔大的教職。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