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負重傳訊歌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布農族人不管男女,在身上背負農作物或打獵凱旋回社時,即以這種傳訊歌來傳達給山下的族人,希望他的家人前去迎接他們,他們稱這首歌叫masi lumah。masi是「向著」之意,lumah是「家」,也就是一首背負重物利用高亢的呼喊聲來告訴家人的歌。巒社群人稱為manvai titi。雖然這只是一種呼喊的傳訊信號,但形成的曲調就是布農慣用的泛音Do、Mi、Sol、Do音階,儼如軍中無按鍵的號角吹出fanfare(註1)一般。更由於集體行動,先後的呼喊形成了卡農形式的複音現象。時至今日,masi lumah仍常在布農聚落間被廣泛地使用在族人身上扛著木柴或背著農作物時,一面走向歸途,一面和著這首「負重傳訊歌」,歌詞都是以即興的母音來呼喊。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負重傳訊歌
其他名稱
其他名稱: 

SI LUMAH

其他名稱: 

MASI LUMAH

其他名稱: 

MANVAI TITI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布農族人不管男女,在身上背負農作物或打獵凱旋回社時,即以這種傳訊歌來傳達給山下的族人,希望他的家人前去迎接他們,他們稱這首歌叫masi lumah。masi是「向著」之意,lumah是「家」,也就是一首背負重物利用高亢的呼喊聲來告訴家人的歌。巒社群人稱為manvai titi。雖然這只是一種呼喊的傳訊信號,但形成的曲調就是布農慣用的泛音Do、Mi、Sol、Do音階,儼如軍中無按鍵的號角吹出fanfare(註1)一般。更由於集體行動,先後的呼喊形成了卡農形式的複音現象。時至今日,masi lumah仍常在布農聚落間被廣泛地使用在族人身上扛著木柴或背著農作物時,一面走向歸途,一面和著這首「負重傳訊歌」,歌詞都是以即興的母音來呼喊。

物件類別
音樂
其他內容描述
音樂類別: 

原住民音樂

音樂族群: 

布農族音樂

音樂類型: 

歌謠

使用場合: 

非儀式音樂工作歌

語文: 

布農語

族群: 

布農族

主題關鍵字: 

布農族、郡社群、工作歌、負重傳訊歌

相關計畫: 

「台灣原住民音樂資料蒐集暨數數位化計畫」(第一期)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版時間: 
1994.6

地點

創建地點
採集地點: 
臺東縣 海端鄉 霧鹿村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貢獻者

貢獻者
演出: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郡社群 [演唱]
計畫主持人: 
吳榮順
製作: 
吳榮順
錄製: 
吳榮順

識別碼

識別碼
M0000795

出版者

出版者
出版者: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