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駱維道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音樂學家、宗教音樂家|
駱維道,牧師、作曲家、民族音樂學者,1936年生於臺北淡水。駱維道於求學時期隨父親駱先春牧師在臺灣各地進行傳教工作,萌生教會音樂在地化理念,致力於聖詩在地化及臺灣音樂研究。他兩次赴美留學,獲得協和神學院教會音樂碩士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音樂哲學博士。長年任教於亞洲聖儀與聖樂學院及臺南神學院,並於臺灣及亞洲各地進行音樂採集,匯編有 New Songs of Asian Cities(亞洲都市新歌)、Hymns from the four winds(四方聖詩)、Sound the Bamboo(響竹)等曲集。

LO I-To, born in Tamsui in 1936, is a pastor, composer, and ethnomusicologist. Raised in a Christian family, LO accompanied his father, Pastor LOH Hsien-Chun, to conduct missions in Taiwan since his teenage years. He consequently developed the idea of localizing church music and then dedicated himself to Taiwanization of hymns and to the research of Taiwanese music. He traveled to the US twice, where he received the Master's degree in music from the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New York and the PhD in ethnomusic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After returning to Asia, he taught at Asian Institute for Liturgy and Music, Manila and 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while conducting fieldwork to collect music in Taiwan and in other regions of Asia.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New Songs of Asian Cities,’ ‘Hymns from the Four Winds,’ and ‘Sound the Bamboo: CCA Hymnal 2000.’

相關音樂地圖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駱維道
其他名稱
英文名: 

LOH I-To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音樂學家、宗教音樂家|
駱維道,牧師、作曲家、民族音樂學者,1936年生於臺北淡水。駱維道於求學時期隨父親駱先春牧師在臺灣各地進行傳教工作,萌生教會音樂在地化理念,致力於聖詩在地化及臺灣音樂研究。他兩次赴美留學,獲得協和神學院教會音樂碩士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音樂哲學博士。長年任教於亞洲聖儀與聖樂學院及臺南神學院,並於臺灣及亞洲各地進行音樂採集,匯編有 New Songs of Asian Cities(亞洲都市新歌)、Hymns from the four winds(四方聖詩)、Sound the Bamboo(響竹)等曲集。

LO I-To, born in Tamsui in 1936, is a pastor, composer, and ethnomusicologist. Raised in a Christian family, LO accompanied his father, Pastor LOH Hsien-Chun, to conduct missions in Taiwan since his teenage years. He consequently developed the idea of localizing church music and then dedicated himself to Taiwanization of hymns and to the research of Taiwanese music. He traveled to the US twice, where he received the Master's degree in music from the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New York and the PhD in ethnomusic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After returning to Asia, he taught at Asian Institute for Liturgy and Music, Manila and 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while conducting fieldwork to collect music in Taiwan and in other regions of Asia.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New Songs of Asian Cities,’ ‘Hymns from the Four Winds,’ and ‘Sound the Bamboo: CCA Hymnal 2000.’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2006年/美國「全球音樂與宣教協進會」(Global Consultation on Music and Mission) 「傑出貢獻獎」

生平: 

基督教音樂及臺灣在地音樂的啟蒙
1936年駱維道生於臺北淡水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駱先春是長老教會的牧師,因職務緣故時常搬家,1937年曾搬遷至三峽, 1946年戰後遷回淡水,又於1948年搬至臺東。因為隨父親在各處宣教,駱維道自小就參加教會的聖歌隊,有機會接觸臺灣不同族群的音樂。雖然沒有接受體系性的音樂教育,但駱維道在聖歌隊學會看譜、視唱的基礎音樂技巧,高中時期則擔任聖歌隊指揮。就讀臺東高中時,他加入學校樂隊擔任打擊,也學習小號,並且發揮長期累積的音樂創作經驗,為樂隊編寫以聖詩改編的樂曲。

中學畢業後,駱維道於1955年進入臺南神學院就讀。在神學院第二年時,德明利姑娘 (Miss Isabel Taylor, 1909-1992) 正好受聘於臺南神學院教授音樂,同時擔任長老教會聖詩委員會幹事。駱維道於此時才開始接正規音樂教育,由德明利姑娘指導鋼琴、和聲學、合唱指揮及作曲,同時協助聖詩編輯工作。在學習西方音樂和聖詩編輯的過程中,駱維道接觸許多黑人靈歌,他發覺由北美黑人在地音樂發展而來的靈歌非常能夠打動人心,因而促使他開始尋求能夠打動臺灣人的在地音樂,進而思考西方聖詩與本地音樂連結的途徑。年少時期所經驗的臺灣各地音樂,即成為他最初嘗試創作本土聖詩的基礎素材,也成為激發他往音樂藝術進一步探究發展的推動力。

接受正規音樂訓練及民族音樂學研究
1964年駱維道進入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教會音樂研究所 (School of Sacred Music,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攻讀理論作曲。由於不是音樂科班出身,一開始的學習十分辛苦,不僅須加強鍵盤技巧,也要重新訓練作曲基礎。但在系統性的西方音樂學習過程中,駱維道仍不忘他對於音樂本土化的理念,持續思考關於本土音樂的各種創作途徑,在歷經不斷嘗試,以及與指導教授古德曼 (Joseph Magnus Goodman, 1918-2014) 多次討論,最後確認了他所尋求的本土化音樂原則:無半音的五聲音階、避免以三和弦的和聲配置、旋律須配合語韻,最後他以作品A Cycle of Psalms獲得碩士學位。

駱維道於1967年學成返臺,進入臺南神學院任教,受杜佐治牧師 (Rev. George Todd) 與亞洲基督教協會竹中正夫教授之委託,於1968到1972年間陸續深入香港、日本、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印度、紐西蘭及澳洲等十餘個國家採集地方民謠,並於臺灣各地進行河洛、客家、原住民音樂研究及採集,與許常惠、史惟亮於1967年開啟的民歌採集運動相互呼應。1972年他將所蒐集到的音樂集結成New Songs of Asian Cities(亞洲都市新歌),是亞洲教會在地化音樂的先聲。這幾年的民間音樂採集,拓展了駱維道的音樂視野,也激發出他對亞洲及臺灣音樂尋求更深入學術探究的想法。

1974年駱維道再度前往美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進修民族音樂學,在指導教授胡德 (Mantle Hood, 1918-2005) 鼓勵下,決定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在此期間,除了臺灣音樂研究,駱維道也更深入接觸全球不同的音樂文化。他對印尼的甘美朗和印度音樂產生極大興趣,也因此豐富了創作風格,1979年他接受美國衛理公會亞裔教會聯盟的委託搜集、編輯Hymns from the Four Winds(四方聖詩),其中便包含了亞洲各地的音樂作品。

聖詩編輯:亞洲教會音樂的在地化
1982年駱維道以論文Tribal Music of Taiw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mi and Puyuma Styles(臺灣的部落音樂-以阿美族及卑南族的風格為主)獲音樂哲學博士。之後他並未返回臺灣,而是前往馬尼拉亞洲聖儀與聖樂學院 (Asian Institute of Liturgy and Music) 擔任教會音樂學及民族音樂學教授,直到1994年。在馬尼拉期間,駱維道陸續前往亞洲各國進行各種教會音樂研習,同時也採集各地音樂資料,尋求聖詩創作的素材。1990年駱維道集結22個地區38種語言共280餘首聖詩,出版聖詩集Sound the Bamboo:CCA Hymnal(響竹),2000年修訂增加到45種語言315首聖詩,可說是他多年追求聖詩本土化及多元化的具體成果。

1994年自馬尼拉返臺,駱維道再度擔任臺南神學院音樂系主任。1995年他獲得美加聖詩學會院士 (Fellow of Hymn Society of America and Canada),為該會有史以來第一位非白人獲此榮銜。同年接任臺南神學院院長,以及東南亞神學研究院臺灣區院長,直到2002年退休。卸下行政職務,退休後的駱維道仍積極投入聖詩編輯創作,於2009年出版了新版《聖詩》。他持續往來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中國、韓國、日本等地,指導禮儀與音樂工作坊,並採集資料。2015年駱維道與新加坡衛理音樂學院共同編輯聖詩集Let the Asian Church Rejoice!(亞洲教會齊歡欣),收錄135首,來自18個國家23種語言的新舊聖詩,展現出亞洲地區多元音樂文化的傳統與創新。

「亞洲音樂乞丐」:畢生的使命
駱維道畢生投注於聖詩在地化的工作,超過60年的歷程,信仰是他堅持信念持續邁進的最大助力。他認為無論是何種人種、族群及文化,都是上帝的創造,雖然基督教是藉由西方文化情境傳入亞洲,但凡是上帝所賦予的造物及其產生之文化,都能夠成為禮拜與宣揚教義的媒介,黃種人也能有自己的「黃人靈歌」,臺灣人也能夠用臺灣的在地文化來表達對於上帝的信仰。憑著堅定的信念,駱維道至今仍持續致力於聖詩在地化及臺灣音樂的研究與創作。他常以斯里蘭卡神學家奈爾斯 (D. T. Niles, 1908-1970) 的比喻為例:傳福音的工作就像乞丐討乞,發現哪裡有食物可得,就會立即分享訊息給其他乞丐。駱維道自詡為「亞洲音樂乞丐」,在亞洲各地挖掘找尋屬於自己的在地音樂,繼續不斷地將它們散播出去。

感謝:駱維道老師

領域: 

音樂學家、宗教音樂家

性別: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36.09.28

地點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新北市淡水區

識別碼

識別碼
M164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