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一金姑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客家八音依演奏型態和音樂的處理,可分為「吹場音樂」和「絃索音樂」兩大類;「絃索音樂」又被稱做「八音調」、「丟滴調」、「串子調」等,「絃索樂」以小嗩吶為主奏樂器,除了在吹戲時會加上鑼,一般「絃索樂」是由拉絃、彈絃與鼓鈸配合。本曲是屬於「絃索音樂」。【一金姑】是傳統民間歌謠,這首是【老一金姑】因其旋律優美,被八音團吸收做為絃索八音。
樂器:嗩吶、二絃、胖胡、敲子、通鼓、噹叮、小鈸。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客家八音依演奏型態和音樂的處理,可分為「吹場音樂」和「絃索音樂」兩大類;「絃索音樂」又被稱做「八音調」、「丟滴調」、「串子調」等,「絃索樂」以小嗩吶為主奏樂器,除了在吹戲時會加上鑼,一般「絃索樂」是由拉絃、彈絃與鼓鈸配合。本曲是屬於「絃索音樂」。【一金姑】是傳統民間歌謠,這首是【老一金姑】因其旋律優美,被八音團吸收做為絃索八音。
樂器:嗩吶、二絃、胖胡、敲子、通鼓、噹叮、小鈸。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客家八音依演奏型態和音樂的處理,可分為「吹場音樂」和「絃索音樂」兩大類;「絃索音樂」又被稱做「八音調」、「丟滴調」、「串子調」等,「絃索樂」以小嗩吶為主奏樂器,除了在吹戲時會加上鑼,一般「絃索樂」是由拉絃、彈絃與鼓鈸配合。本曲是屬於「絃索音樂」。【一金姑】是傳統民間歌謠,這首是【老一金姑】因其旋律優美,被八音團吸收做為絃索八音。
樂器:嗩吶、二絃、胖胡、敲子、通鼓、噹叮、小鈸。
嗩吶
二絃
胖胡
敲子
通鼓
噹叮
小鈸
骨幹音外的加花生動美妙,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由賴碧霞、黃和琴、姜雲玉、麥楨琴等評析)
漢族音樂
客家音樂
歌謠
欣賞
表演
客語
漢人
客家音樂、客家八音、傳統民間歌謠、器樂合奏
客家音樂有聲資料蒐集暨數位化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