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吳漪曼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鋼琴家、音樂教育家|
吳漪曼,鋼琴家、音樂教育家;1931 年6 月 8 日出生於江蘇無錫。他的父親吳伯超終身奉獻於音樂教育事業,也因此影響了吳漪曼。1947年,考入國立音樂院,專攻鋼琴;1948年底,他隨母親來到臺灣,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隨張彩湘學琴。兩年後,她決定至美國深造;1955年,前往馬德里隨古畢列(J. Cubeles)學琴。1961年,自義大利回到臺灣,任教於師大音樂系,開始為臺灣音樂教育貢獻心力。

WU E-Mane was born in Wuxi, Jiangsu in 1931. Her father Wu Bo-Chao, was a dedicated music educator, which had a major impact on her. In 1947, she was accepted into the National Music Academy, majoring in piano. At the end of following year, she came to Taiwan with her mother, majoring in music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TNU), studying piano with Zhang Cai-Xiang. After two years, she decided to study abroad in the US. In 1955, Wu started studying with J. Cubeles, and in 1961 she returned to Taiwan from Italy, teaching in NTNU’s music department, embarking on a long and illustrious career in Taiwan as a music educator.

相關音樂地圖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吳漪曼
其他名稱
英文名: 

Wu E-Mane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鋼琴家、音樂教育家|
吳漪曼,鋼琴家、音樂教育家;1931 年6 月 8 日出生於江蘇無錫。他的父親吳伯超終身奉獻於音樂教育事業,也因此影響了吳漪曼。1947年,考入國立音樂院,專攻鋼琴;1948年底,他隨母親來到臺灣,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隨張彩湘學琴。兩年後,她決定至美國深造;1955年,前往馬德里隨古畢列(J. Cubeles)學琴。1961年,自義大利回到臺灣,任教於師大音樂系,開始為臺灣音樂教育貢獻心力。

WU E-Mane was born in Wuxi, Jiangsu in 1931. Her father Wu Bo-Chao, was a dedicated music educator, which had a major impact on her. In 1947, she was accepted into the National Music Academy, majoring in piano. At the end of following year, she came to Taiwan with her mother, majoring in music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TNU), studying piano with Zhang Cai-Xiang. After two years, she decided to study abroad in the US. In 1955, Wu started studying with J. Cubeles, and in 1961 she returned to Taiwan from Italy, teaching in NTNU’s music department, embarking on a long and illustrious career in Taiwan as a music educator.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書目: 

陳曉雰。《吳漪曼:教育愛的實踐家》。台灣音樂館. 資深音樂家叢書。第35冊。宜蘭:傳藝中心,2004。|ISBN 957-01-8739-5

生平: 

上天恩賜的福份
出生於1931年6月8日,祖籍江蘇無錫。父親吳伯超終身奉獻於音樂教育,並且在她出生滿月後即前往比利時留學,直到吳漪曼五歲時才返國。儘管父親工作忙碌又時常不在身邊,但在成長過程裡,每當孤單或寂寞,她的心中自會升起一股無形的力量。對她來說,真正的「音樂」是目睹父親默譜指揮的神情,這專注的神態,深深烙印在腦海中。從小,吳漪曼由母親教導她讀書認字,父親則啟蒙音樂學習。1947年,她考入國立音樂院,主修鋼琴。

愛的教育放異彩
1948年底,吳漪曼隨母親來到臺灣,但父親卻在隔年來臺的途中意外身亡,從此天人永隔。那年秋天吳漪曼以同等學力進入師範大學音樂系,就讀二年級,隨張彩湘學琴。三年級時,她獲得美國天主教玫瑰崗大學 (Rosary Hill College) 全額獎學金,毅然決定出國深造,在上主安排的「愛的教育」中成長。期間由於受到修女、朋友們的細心關照,她於1951年領洗。後來申請慈母大學 (College Misericordia) 獲得入學許可,便轉至此校繼續學業。畢業後,她再前往馬德里,進入古畢列 (J. Cubeles) 教授門下;1956年,通過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 (Royal Conservatory Brussels, Belgium) 考試,隨普耶悠 (Eduardo del Pueyo) 教授班學習。十一年後,吳漪曼結束漫長的國外求學生涯,返國任教於母校師大音樂系,開始為臺灣音樂教育貢獻心力;之後也陸續至文化大學、光仁小學音樂班教學。回顧吳漪曼的學習過程,似乎不斷地東奔西走,過程被切割得支離破碎,但由於她的敏銳心思及過人天賦,總能在音樂世界裡悠遊自得;此外,虔誠的宗教信仰,讓她特別知足感恩,因此總能在為音樂教育奉獻時,感受到無比欣慰與甜美。

樂壇佳偶紅線牽
1963年,國際知名的莫札特權威蕭滋 (Robert Scholz) 來到臺灣,在師大音樂系及國立藝專音樂科任教,並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客席指揮,將生命最精華的23年黃金歲月完全貢獻給臺灣。因緣際會下,蕭滋與吳漪曼一見鍾情,此外,蕭滋心繫臺灣的使命感,也讓吳漪曼感動莫名。兩人心靈相通、互信互賴,在音樂道路上志同道合,因此交往六年後,她們在臺北地方法院公證結婚。蕭滋有著大智若愚的赤子之心,生活中的奇聞趣事何其多,但對自己卻要求嚴謹自律。1986年,他在吳漪曼的守候中,安詳離開人世。儘管父親、母親與丈夫都一一離開她,吳漪曼仍深信自己的一生充滿幸福。由於父親與蕭滋都為音樂教育鞠躬盡瘁,奉獻己生,她於1998年自教育界退休後,也仍持續為社會、基金會奉獻己力。

完美女性音樂家
吳漪曼隨遇而安、知足感恩的個性,總是給人滿滿的關愛、誠摯與溫暖之情,散發無比良善的人性光輝。她與蕭滋盡心盡力從事培植音樂家的工作、推動臺灣的音樂發展,並在音樂知識、技能傳授之外,啟迪學生的心靈深度,以身作則向學生感染其「無我」的待人接物及處世方式,提升人文精神涵養。她一本父親的大愛,在艱困的時代中,不為自己,只為國家民族;時時省思臺灣音樂教育問題,並以鋼琴教學為起點,實際參與其中改進環境、實踐新思維。她深信無盡的付出、無限的關愛,臺灣音樂將會如她所願地開啟長足發展的第一樂章。

領域: 

演奏家

領域: 

音樂教育家

性別: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31.06.08
逝世時間: 
2019.10.24

地點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江蘇無錫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識別碼
M035

事件列表

事件
事件地圖 
事件列表 
  • 1931.06.08

    6月8日,生於江蘇無錫醫院。父吳伯超;母薛雅君。出生約一個月父親即赴比利時求學。

  • 1938

    抗戰軍興,全家遷往桂林。參加兒童合唱團,學習認譜。父親為她寫了《童人舞》供她練習。

  • 1939

    在桂林公開表演《童人舞》。

  • 1940

    母親指導認字讀書,背誦九九乘法。

  • 1941

    正式上學,進入女師大附小三年級。

  • 1943

    隨著父親來到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院,插班中大附中初一下學期。

  • 1947

    住在南京,父母親買了一架上海裝配的鋼琴給她。

  • 1947

    以同等學歷錄取國立音樂院。

  • 1948

    與母親來臺訪堂兄及表姊。

  • 1949.01.27

    1月27日,父親乘太平輪遇難身亡。

  • 1949

    以國立音樂學院(南京)學籍,轉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系(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前身)就讀,主修鋼琴,師事張彩湘。

  • 1950.12

    12月,獲得美國天主教玫瑰崗大學獎學金,赴美國紐約水牛城就讀。

  • 1951.07.02

    7月2日,領洗進教,於史黛拉修院由于斌樞機主教付洗。

  • 1951.08

    8月,領受堅振,於華盛頓特區由于斌樞機主禮。

  • 1951.09

    9月,獲得位於賓州達勒斯的慈母大學全額獎學金。主修鋼琴,師事音樂系主任摩耶斯教授。

  • 1955.05

    5月,舉行畢業演奏會。

  • 1955

    秋季,獲得西班牙教育部獎學金。

  • 1955.12

    12月,赴西班牙馬德里,追隨古畢烈教授學習;於東方書院音樂會中獨奏。

  • 1956

    通過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入學考,進入普耶悠教授班上。

  • 1956

    獲得雷鳴遠女子服務團獎學金。

  • 1960

    參加德國慕尼黑國際聖體大會,在比利時和德國同學們三天避靜。

  • 1961

    因長久在隔音不通風的琴室練琴而病倒。

  • 1961

    戴粹倫主任邀請回母校師大任教;放棄演奏,全心為教學做準備。

  • 1961.11

    11月,從義大利搭乘亞洲號(Asia )郵輪自比利時經香港回到臺灣。

  • 1962

    春季,受聘任教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兼任副教授。

  • 1963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成立,受聘兼任副教授。

  • 1963.06

    6月,蕭滋應邀自美國前來指導我國樂教,兩人結識。

  • 1963.09

    9月,光仁小學音樂班成立,任課兩小時。

  • 1966.07

    7月,於臺中中興新村為集訓音樂教師講學,主講「鋼琴前身樂器古鋼琴和大鍵琴發展的歷史」,同時為蕭滋演講譯釋。

  • 1967.05

    5月,應邀在新竹市與蕭滋共同舉辦鋼琴教學講座。

  • 1967.06

    6月,應邀在基隆市與蕭滋共同舉辦鋼琴教學講座。

  • 1967.12

    12月,在臺北耕莘文教院與蕭滋共同舉辦鋼琴教學講座。

  • 1967

    編輯父親《吳伯超先生曲集》。

  • 1968.04

    4月,協助辦理「吳伯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音樂會」,編著出版紀念專輯,製作紀念音樂會實況錄音唱片。

  • 1969.09

    9月,光仁中學音樂班成立,任課兩小時。

  • 1969.09.02

    9月2日,與蕭滋教授締結良緣。

  • 1969

    12月,於實踐堂由中央日報主辦「蕭滋、吳漪曼學生演奏會」。

  • 1970.04

    4月,偕蕭滋赴武藏野音樂大學任教。

  • 1971

    陸續擔任歷屆臺灣省音樂比賽的評審,至1983年止。

  • 1972

    榮獲臺灣師大1972年資深優良教師。

  • 1972.07

    7月,於實踐堂舉辦「蕭滋、吳漪曼學生演奏會」。

  • 1972.08

    8月,與蕭滋回奧地利薩爾茲堡及故鄉史迪爾市探訪親友。

  • 1976

    與蕭滋於師大音樂系舉行鋼琴教學學術講座。

  • 1978.10

    10月,於花蓮、臺南、臺中舉辦學生慈善音樂會。

  • 1978.12

    12月,於實踐堂由中華民國音樂學會主辦學生慈善音樂會(為臺北縣八里鄉天主教安老院義演)。

  • 1980

    編訂教育部音樂專業科目教材大綱第九章〈鋼琴〉。

  • 1983

    服務屆滿二十年,榮獲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六藝獎章。

  • 1983

    蕭滋來華教學二十年,榮獲文建會表揚。

  • 1984.07

    7月,擔任教育部特殊教育研習會─國民中小學音樂實驗班教師研習「彈奏鋼琴的技藝」講座。

  • 1986.10.11

    10月11日,夫婿蕭滋病逝。

  • 1986

    製作蕭滋紀念專輯《這裡有我最多的愛》,由陳玉芸教授編輯

  • 1987.10

    10月,捐贈蕭滋藏書及注釋的樂譜予國立中央圖書館。

  • 1987

    製作並義賣「蕭滋教授紀念專輯」錄音帶,聯同個人捐獻,交由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存入獎學金專戶。

  • 1987

    成立「蕭滋教授音樂文化基金管理委員會」,為推廣樂教、提升樂教,辦理活動無數。

  • 1993.01

    1月,「財團法人蕭滋教授音樂文化基金會」完成法人登記,由董事們推選出任基金會董事長至今。

  • 1994.01

    1月,以基金會名義向各大學音樂系鋼琴老師邀稿,撰寫探討鋼琴音樂教育論文。

  • 1995.11.13

    11月13日,母親辭世。

  • 1998

    自師大專職退休。

  • 1999.07

    7月,擔任蕭邦音樂比賽評審。

  • 2000.04

    4月,以基金會名義邀請陳必先至十所大學音樂系音樂班舉辦鋼琴大師講座研討會。

  • 2001.06

    6月,編製蕭滋樂教行誼錄《愛在天涯》(中德文版)。

  • 2001.07

    7月,赴奧地利史迪爾市參加蕭滋出生房邸的立碑儀式,以及「中奧文化週」,新聞局、文建會、觀光局、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中奧教授等共同參加。

  • 2002.10

    10月,與金慶雲、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校友會、國家圖書館等,辦理「蕭滋教授百歲誕辰紀念展暨紀念音樂會」。

  • 2002

    邀請多位樂界師友撰寫稿件,由陳玉芸編輯「蕭滋教授百歲冥誕紀念文集」《每一個音符都是愛》。

  • 2003.03

    3月,捐贈國家圖書館「蕭滋教授創作及音樂思想論述手稿」。

  • 2003

    結束師大兼職。

  • 2004.04

    4月,赴北京參加兩岸三地「紀念吳伯超百年誕辰學術活動」。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