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張繼高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音樂文字作家|
張繼高,音樂文字作家;1926 年 7 月 11 日出生於河北天津,1995 年 6 月 21 日逝世於臺北。平生以新聞為專業,對音樂探研甚深。曾軔辦中視新聞部出任首任經理,暨《香港時報》總編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社長等,並創立遠東音樂社及《音樂與音響》雜誌,開拓音樂教育風氣,培養國人欣賞興趣,同時引進國際知名聲樂家、舞蹈團來臺表演,擴大歌舞藝術視野,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ZHANG Ji-Gao (Adam ZHANG) was born in Tianjin, Hebei in 1926. He worked in the news industry most of his life, but he was well-versed in music. He served as the first director in the news department at China Television Co, the chief editor at "Hong Kong Times," director of the Mandarin Chinese department for "U.S. & World Report." He established the Far East Music Society and the magazine "Music and Acoustics," ushering in a new era for music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nurturing people’s interest and ability to appreciate music. He also invited many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singers and dance troupes to perform in Taiwan, greatly expanding the worldview of musicians and dancers in Taiwan and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Zhang died in Taipei in 1995.

相關音樂地圖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張繼高
其他名稱
別名: 

吳心柳〔筆名〕

英文名: 

ZHANG Ji-Gao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音樂文字作家|
張繼高,音樂文字作家;1926 年 7 月 11 日出生於河北天津,1995 年 6 月 21 日逝世於臺北。平生以新聞為專業,對音樂探研甚深。曾軔辦中視新聞部出任首任經理,暨《香港時報》總編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社長等,並創立遠東音樂社及《音樂與音響》雜誌,開拓音樂教育風氣,培養國人欣賞興趣,同時引進國際知名聲樂家、舞蹈團來臺表演,擴大歌舞藝術視野,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ZHANG Ji-Gao (Adam ZHANG) was born in Tianjin, Hebei in 1926. He worked in the news industry most of his life, but he was well-versed in music. He served as the first director in the news department at China Television Co, the chief editor at "Hong Kong Times," director of the Mandarin Chinese department for "U.S. & World Report." He established the Far East Music Society and the magazine "Music and Acoustics," ushering in a new era for music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nurturing people’s interest and ability to appreciate music. He also invited many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singers and dance troupes to perform in Taiwan, greatly expanding the worldview of musicians and dancers in Taiwan and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Zhang died in Taipei in 1995.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書目: 

黃秀慧。《張繼高:無心插柳柳成蔭》。台灣音樂館. 資深音樂家叢書。第30冊。宜蘭:傳藝中心,2003。|ISBN 957-01-5286-9

生平: 

書宦世家中西融
1926年出生於河北天津市,父祖輩皆是清末的高官。民國建立後,張氏家族雖不再做官,仍有深厚的文化根柢,由於他的父親張寶華是留德工程師,使得家學混融著傳統中國涵養,又能接納西方文化洗禮,這也是構成張繼高人格的主要特色。他終生提倡精緻文化,可謂來自血脈中本自具有的驅力。1931年,逢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東北,華北情勢複雜,張家搬到了天津租借區。六年後抗日戰爭爆發,張繼高的求學生涯,在烽火連天的背景下進展著。1943年,他就讀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先後進入吉林新聞攝影社與《吉林日報》、《中正日報》做記者,接著又轉任中央社記者。

廣播工作與音樂事業
1949年,他跟隨國民政府來臺,《臺灣新聞報》的前身《臺灣新生報》南部版也正好在高雄創刊,張繼高便進入這家報社做記者。期間,他向美國新聞處借英文音樂大辭典,自修苦讀,研究貝多芬、莫札特、蕭邦、布拉姆斯等大音樂家的作品,培養出日後對音樂的深厚喜愛。1957年,他遷居臺北,轉任《香港時報》駐臺北特派員,開始以「吳心柳」為筆名為《中央日報》寫〈樂府春秋〉,並為《聯合報》寫〈樂林廣記〉專欄,開啟臺灣音樂評論之先河。同時也在中廣主持「空中音樂廳」節目,透過廣播與報紙介紹西洋古典音樂,傳佈音樂知識。他是臺灣社會鼓吹「精緻化」的第一人,更曾邀請許多重量級團體來臺演出,為當時文化花圃猶旱的臺灣社會輸入甘泉。

創立遠東音樂社
1955年,美國將「空中交響樂團」 (NBC交響樂團改組而成) 派到臺灣演奏,因當時臺北並沒有民間機構能夠承辦,因此張繼高向熱愛音樂的遠東旅行社企業家江良規提出開辦一家音樂經理機構的建議。1958年,臺灣第一家音樂機構「遠東音樂社」正式成立,引進了很多音樂舞蹈團體,如維也納兒童合唱團、法國古典芭蕾舞團等,不但開啟臺灣人民對現代舞的視野,甚而孕育了「雲門舞集」的誕生環境。

主掌中視新聞部
1969年,中國電視公司成立,張繼高擔任新聞部經理,他的作風新穎,不論是播報、採訪、攝影等,都要求有突破與開創性。在當時制式化的新聞攝影方式中,開闢了新的嘗試,專門報導民間生活、社會型態、歌謠節慶等與一般新聞不太相干的事情,在當年可說是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文化性記錄節目。中視幾次越洋轉播節目也都是在他縝密的規劃下完成的,為臺灣邁向地球村的理想與行動跨出了一步。

真正的音響拓荒者
1973年,張繼高創辦《音樂與音響》雜誌,介紹國際樂壇動態、唱片評介、演奏家、名曲欣賞及音響系統等。在當年,這是唯一能引導愛樂者欣賞音樂與玩音響的雜誌媒體,他成為真正的音響拓荒者,使臺灣後來發展出蓬勃的音響市場。該雜誌也獲得第一屆優良雜誌金鼎獎的肯定。

霞光照晚已歸程
1981年,張繼高任行政院顧問,負責籌劃「公共電視製作中心」,為公共電視催生。1984年,擔任《民生報》總編,除了自己寫社論,還邀集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為民生報撰評論稿;1990年,升任為副社長。1994年,他檢驗出罹患肺癌,自覺時日不多,以前不出書的原則逐漸鬆綁,答應九歌出版社為其結集成書,並出任「臺北之音」廣播電臺董事長。1995年,逝世於臺北,享年69歲。

領域: 

音樂文字作家

性別: 

時間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26.07.11
逝世時間: 
1995.06.21

地點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河北天津市
逝世地點: 
臺北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識別碼
M030

事件列表

事件
事件地圖 
事件列表 
  • 1926.7.11

    農曆6月2日(國曆7月11日),生於河北天津市,為父親張寶華、母親竇氏之長子。

  • 1931-1936

    5歲時「九一八事變」爆發,念小學時日本關東軍於河北成立冀東自治政府(1935年)。舉家遷至天津租界地。

  • 1937

    盧溝橋七七事變發生,抗日戰爭正式爆發。

  • 1937

    由小學畢業,進中學念書。

  • 1940-1943

    就讀北平燕京大學附屬高中。家中添了妹妹繼卿。

  • 1940-1943

    太平洋戰爭爆發。

  • 1943-1947

    就讀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大學末期在全國性罷課遊行的學潮運動中度過。

  • 1947-1948

    歷任「吉林新聞攝影社」、《吉林日報》、《中正日報》記者。

  • 1948.05

    5月,進大陸中央社任記者,採訪國共徐蚌會戰。

  • 1948

    國民政府潰散。除夕夜,乘車離開南京,於混亂中到達上海。

  • 1949.06

    6月,於師友指點及命運安排下,抵達臺灣,開始人生新頁。

  • 1949

    受李朋匪諜案牽連,繫獄九十三天。

  • 1950.12

    12月,任《臺灣新生報》高雄分社記者。

  • 1950

    工作之餘,苦讀兩千多頁的《英文音樂大辭典》,自修音樂知識,並聆賞貝多芬、莫札特、蕭邦、布拉姆斯等音樂大師的作品。

  • 1954.04.03

    4月3日,與南京姑娘林瑞芝結婚。

  • 1957

    由高雄遷到臺北,轉任《香港時報》臺北辦事處記者。

  • 1957

    長子廷抒出生。

  • 1957

    開始以筆名「吳心柳」為《中央日報》寫〈樂府春秋〉專欄,為《聯合報》寫〈樂林廣記〉專欄,介紹西洋古典音樂,並開臺灣音樂評論之先河,前後達八年之久。

  • 1958

    主持中廣「空中音樂廳」節目,兩年後因赴香港而交由史惟亮接手。

  • 1958.02.01

    2月1日,與遠東旅行社老闆江良規合股成立臺灣第一家音樂經理機構「遠東音樂社」。

  • 1960

    任《香港時報》副總編輯。

  • 1960

    波士頓交響樂團來臺演出時,協調國民大會休會三天,讓出中山堂作為演奏場地。

  • 1961

    次子中復出生。

  • 1962

    任《徵信新聞》(《中國時報》前身)駐香港特派員。

  • 1963

    辭去報社之職,由香港返臺,全心經營「遠東音樂社」。

  • 1964

    女兒挹芬出生。

  • 1965.09.01

    9月1日,病重的江良規將「遠東音樂社」的股權與責任全數移交,張繼高正式成為遠東的董事長。

  • 1965

    任職中國廣播公司節目部副主任。

  • 1968

    升任中國廣播公司新聞部主任。

  • 1968

    開始參加籌備中國電視公司。

  • 1968

    聘友人錢翊平至遠東音樂社擔任經理職,舉辦音樂會時常抽調中廣、中視的朋友幫忙。

  • 1968

    以「樂友書房」之名開始出版有關音樂的書籍(前後共十一本)。

  • 1968.06

    6月,赴英國湯姆森電視學院研修三個月,再至倫敦BBC實地參與電視新聞業務。

  • 1969.01.16

    自英返臺,1月16日,任中國電視公司顧問。

  • 1969.04.01

    4月1日,任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首任經理(仍兼中國廣播公司新聞部主任)。

  • 1971.04.01

    4月1日,任中廣新聞部顧問。

  • 1972

    在權力傾軋下離開中國電視公司。

  • 1972

    與妻子感情破裂,離開臺北景美的住家,結束夫妻間十八年的相處。

  • 1972

    以「吳心柳」之名主持中廣「音樂與音響」節目,每周播出二小時,頗受聽眾喜愛。

  • 1973.07.01

    7 月1日,《音樂與音響》雜誌創刊,自任發行人與主編,老友錢翊平為社長。內容主要為國際樂壇動態、唱片評介、演奏家介紹、名曲欣賞及音響系統介紹等。

  • 1974

    以《音樂與音響》之名舉辦第一屆臺北音響大展,吸引大批人潮參觀,以後援例每年舉辦。

  • 1976

    與友人錢翊平、梁清一合資辦《音響技術》雜誌(後改名《高傳真視聽》),任發行人,由是與音響界結下深厚緣分。

  • 1977

    找到「後半生的依靠」,和翟瑞瀝共築新居,相守人生的另一個十八年。

  • 1981

    仍以「吳心柳」為名,開始在《聯合報》副刊撰寫〈未名集〉專欄,直至1994年發病為止,前後有十三年之久。筆下題材遍及生活、文化、社會現象、藝文等各領域,在文化新聞界獲得相當好評。

  • 1982

    受聘為新聞局顧問,草擬出厚達五十頁的〈公共電視中心組織章程及籌備計畫〉。

  • 1983.06

    6月間,所經營之「遠東音樂社」辦了最後一次音樂活動「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演唱,此後不再引進音樂活動。

  • 1984.02

    2月,任《民生報》總主筆。除了自己寫社論,還邀集各行各業專家學者逾兩百人為《民生報》撰評論稿;前後達六年。

  • 1986.09

    9月,一手規劃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在臺創刊(由聯合報系出資出人),擔任社長;這份周刊後因業務因素於1990年停刊。

  • 1990.07

    7月,任公共電視臺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以及草擬公視法的三位召集人之一。後因公視建臺之事屢遭杯葛,1993年於失望之餘不再參加籌委會的會議。

  • 1990.09

    9月,升任《民生報》副社長。

  • 1992

    離鄉四十三載後首度回天津的故鄉探望,與妹妹、妹婿敘親。

  • 1994

    自《民生報》退休。

  • 1994

    8月間,檢驗出罹患肺癌;因自覺時日不多,以前的不出書、不掛名等原則逐漸鬆動,答應九歌出版社為其結集出書。

  • 1994.12.01

    12月1日,出任「臺北之音」廣播電臺董事長。電臺於1995年3月1日正式開播。

  • 1995.04

    4月,立下遺囑,交代死後捐贈可用器官,遺體供解剖研究後火化,骨灰投海,不發訃聞、不開弔。

  • 1995.05

    5月,首部文集《必須贏的人》出版,九歌出版社為其舉行盛大新書發表會,藝文界人士為之矚目。

  • 1995.06.21

    6月21日,病逝於臺北孫逸仙癌症中心,享年69歲。

  • 1995

    另兩本文集《從精緻到完美》、《樂府春秋》於過世兩個月後出版。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