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在異鄉的勤苦奮鬥
陳必先1950年生於臺北。其父母為北大同班同學,婚後定居夫家浙江義烏,任職於國防醫學院,1949年隨政府來臺後,仍繼續於原單位服務,育有六姊弟,陳必先排行第四;弟弟陳宏寬為長子,亦為知名的鋼琴演奏家。陳必先自幼即展現絕佳音感,五歲始隨崔月眉女士學琴,七歲即與鄧昌國教授合作演奏莫札特《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是臺灣第一位獲准出國的天才兒童。儘管陳必先的雙親皆為知識分子,卻仍須為孩子們的學習勞苦奔波,以籌措資源;儘管陳必先帶有「音樂神童」的光環,但其求學路卻也超乎凡人所曾經歷的艱辛。孩提時,當家裡仍尚未能購得鋼琴時,她總是每日清晨得隨父親至所任教的國防醫學院練琴。因緣際會,透過錄音帶,她的演奏博得德國教授賞識,終在九歲時,以資賦優異兒童的身分出國深造,去到德國國立科隆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Köln)。然而,這位隻身在異鄉的小女孩,眼前所面臨的,依然是個佈滿荊棘的路程。陳必先寄宿在教授家裡,寄人籬下,同時扮演幫傭角色;鋼琴置放在農田中央的倉房,需在沒有暖氣的酷寒環境中練琴,使得原本就不甚健壯的身體,變得愈益虛弱,內心極度思念遠在臺灣的親人。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抹滅她對音樂的喜愛與熱情,在崎嶇艱苦的環境裡力爭上游,一手好琴藝讓她得以兼差教學,以維持生活支出。
春蠶破繭‧喜報佳音
求學時,陳必先一方面要到當地的中學就讀,一方面還要到音樂院追隨Hans-Otto Schmidt-Neuhaus等名師學習音樂專業。憑藉著過人的毅力,一路披荊斬棘,將萬般沉重的步履,轉化成扎實穩固的階梯,使得音樂路因而更寬、更遠。曾經,被歐洲媒體譽為「中國的奇蹟」的陳必先,至今仍在國際樂壇上發光發亮。在學時,她除了將教學、比賽及演奏所得用來支付自己的生活,還盡力參加肯普夫(Wilhelm Kempff)、妮可萊耶娃(Tatiana Nikolayeva)、阿勞(Claudio Arrau)、安達(Géza Anda)等大師開設的大師班,以精進琴藝。1972年6月,出於玩票心態,竟在比利時伊麗莎白大賽(Concours Reine Elisabeth)獲得第十二名佳績,這終而讓她嚴肅地正視自己的才能與責任。旋即,獲第21屆慕尼黑聯合廣播公司(Rundfunkanstalten ARD)音樂大賽首獎;此後,還有鹿特丹的「國際荀白克大賽」(Arnold Schönberg Competition in Rotterdam)及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國際巴赫大賽」(J.S.Bach Competition in Washington D.C.)首獎。從此,她一舉成名,榮耀登上國際舞臺,受邀到許多大城市演出,並與世界一流的樂團合作,如倫敦交響樂團、BBC英國廣播交響樂團、阿姆斯特丹音樂廳交響樂團、蘇黎世音樂交響樂團及長榮交響樂團等;合作過的指揮,包括:海汀克(Bernhard Haitink)、沙克爾(Paul Sacher)、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Davis)、杜特華(Charles Dutoit)、雅諾斯基(Marek Janowsky)、辛德爾(Hans Zender)、烏特夫斯(Peter Eötvös)、亨利‧梅哲(Henry Simon Mazer)等;合作過的獨奏家,包括鮑曼(Hermann Baumann)、杜梅(Augustin Dumay)、艾瑪德(Pierre-LaurantAimard)、派克(Alyssa Park)、梅哲(Wolfgang Meyer)、康塔斯基(Alfons Kontarsky)等人;並曾在多個音樂、藝術節上演出。自1999年起,亦於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地展演。其在樂壇上的鋼琴演奏地位,可見一斑。兼具天生才華及後天奮鬥的陳必先,終於得到能相稱的世界舞臺,猶如春蠶破繭,終開展錦繡前程。1983年,陳必先任職於德國國立科隆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於2004年轉任德國弗萊堡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Freiburg)教授,並居住於德國;同時,自2003年起,擔任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客座教授,指導鋼琴、室內樂與現代樂合奏等課程。
用音樂領大家去到那個目的地
陳必先的演出曲風涵蓋範圍甚廣,從巴洛克到古典、從浪漫到現代,完全都難不倒她,鮮少華人鋼琴家能與之匹敵。除了演出傳統經典古典曲目外,她更積極投入現代音樂的室內樂演出、研究及推廣,簡直是現代樂壇權威,與知名作曲家有熱絡的合作,如布列茲(Pierre Boulez)、史陶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約翰‧凱基(John Cage)、庫爾塔格(György Kurtag)等人,並錄製荀白克、布列茲、梅湘等作曲家的作品。面對表面抽象、難懂的現代音樂,陳必先強調:「不管彈誰的音樂,我一定發自內心尊敬作者,然後徹底研究這個人和其作品」。身為演奏家,她秉持著帶領聽眾進入「藝術」的態度,讓自己成為走入一個時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媒介,引導聽眾走到音樂像要到達的地方,與大家一起探險。同時,她還認為應以現代的技巧及現代的精神來詮釋古典音樂,才能賦予作品新生命,並與現代的觀眾產生共鳴。這也許是她能夠征服古典及現代音樂的原因。陳必先對同樣帶有「音樂神童」光環的莫札特音樂情有獨鍾,終而在不同的時空下有了最璀璨的相遇,她這麼回憶:「因為莫札特,使我愛上了音樂。兒時令我感到最快樂的事,都可以用莫札特的音樂加以描繪,可以說是與我最貼近的音樂」、「我五歲就學莫札特,學完就跪在他的畫像前,感謝他賜給世人這麼美妙的音樂」。此外,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也報導:「陳必先偉大地創造了巴赫!」。無論在古典或現代音樂裡,陳必先都能自在優遊:用貼近自己內心的莫札特聲音,發現天分才華;用切合現代人的當代聲響,琢磨時代語言;用圓融的工具,琢磨出巴赫藝術。她的音樂悸動人心,豁達、流暢且明亮,除了具有工藝美感,還散發一股唯有歷經寒徹骨的人生旅途才獨具的撲鼻芬芳。
撰寫:陳怡文 201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