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包青天(18之14)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詳細資料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七字仔調是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名,又稱為「歌仔調」,它不但具有濃厚的台灣鄉土色彩,而且使用的次數特多,幾乎在每齣戲中都占有絕對的優勢,一齣戲如果缺少了「七字仔調」,可說不能稱之為歌仔戲了。由於它大量的在戲中出現,所以在速度上和樂句的即興上,做了很多不同的變化。比如在速度方面,就常以不同的快慢表現不同的曲趣和情感。像一般的敘述,就多用中板,憤怒的時候用快板,悲傷時用慢板。在樂曲的變化上,則多隨個人的即興演出而有所不同,幾乎每一個被唱出的「七字仔調」都不會雷同。

詳細資料

名稱

主要名稱
包青天(18之14)

典藏與管理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描述

內容描述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七字仔調是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名,又稱為「歌仔調」,它不但具有濃厚的台灣鄉土色彩,而且使用的次數特多,幾乎在每齣戲中都占有絕對的優勢,一齣戲如果缺少了「七字仔調」,可說不能稱之為歌仔戲了。由於它大量的在戲中出現,所以在速度上和樂句的即興上,做了很多不同的變化。比如在速度方面,就常以不同的快慢表現不同的曲趣和情感。像一般的敘述,就多用中板,憤怒的時候用快板,悲傷時用慢板。在樂曲的變化上,則多隨個人的即興演出而有所不同,幾乎每一個被唱出的「七字仔調」都不會雷同。

物件類別
音樂
其他內容描述
音樂類別: 

漢族音樂

音樂族群: 

漢族音樂

音樂類型: 

戲曲

語文: 

臺語

族群: 

漢人

主題: 

歌仔戲

主題關鍵字: 

台灣漢民族音樂、台灣漢民族劇樂、台灣傳統劇樂、歌仔戲、包青天

相關計畫: 

呂炳川教授音像資料數位化計畫(第一期)

地點

創建地點
採集地點: 
臺北市 東園街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貢獻者

貢獻者
演出: 
青燕歌仔戲團 [演唱]
計畫主持人: 
明立國
錄製: 
呂炳川[錄影]

識別碼

識別碼
M0905085
檔案列表